朱元璋明知朱允炆不堪大任,为什么硬要把皇位传给他?
1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年仅三十九岁的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十分悲痛,在皇宫东角门召见群臣时说:“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死,命也!”说完,六十五岁的朱元璋不禁大哭。
朱标死后,关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朝中讨论了几个月,到九月,朱元璋最后决定立朱标之子、皇孙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对这个结果,很多人认为朱元璋是采纳了谋士刘三吾的建议。《明史·刘三吾传》记载——
“懿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
表面上看,朱元璋立朱允炆是采纳了刘三吾的建议,看重的是礼制。
2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可乞丐出身的皇帝对培养太子没有正确的方法,总是当朱标的面制造血淋淋的恐怖事件,把一个好好的太子活生生地吓死了,悲痛欲绝的朱元璋万般无奈,只好重新选择太子。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了这段故事:朱元璋说:燕王朱棣在某些方面很像我,他贤明仁慈、勇敢威武、雄才大略,想立朱棣为太子.而翰林院的书呆子刘三吾说:燕王确实如你所说,但是立了燕王,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朱标是老大,这二位分别为老二、老三)怎么办?
朱元璋无言以对,沉默半响,兀自伤心痛哭!历经艰辛,出生入死的朱元璋深深懂得以能力与自己的喜爱来拥立太子会麻烦一大把,而最为稳妥的办法就嫡长子继承制。
估计燕王抢了侄儿的江山后,篡改了史实,因为《明太祖实录》必须由朱棣钦定,这明显有为自己脸上抺粉的意思,说是不要脸没有人否认。但通过以上对话,我们能体味出朱元璋选择接班人的心路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无奈。
忠厚的朱标死去的时候,朱樉和朱棡还健康地活在世上,作为皇子也有荣登宝座的意愿与机会,纵使朱元璋有意让燕子一飞冲天,这哥俩会俯首帖耳吗?退一步说,就算这二位宽厚仁慈,为息事宁人而善罢甘休,自己如何面对天下百姓与朝臣的质问和舆论呢?
3
放牛娃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将马皇后所生长子朱标立为国之储君,朱元璋对他亲自悉心教导,让他跟明初大才子宋濂学习经传,时常放权让太子独当一面,可以说为培养好这个帝国接班人煞费苦心。公元1392年,苦心栽培25年的帝国二号人物太子朱标暴毙身亡,悲伤之余,已64岁的朱元璋力排众议的选择了朱标之子朱允文作为帝国新的接班人 。
朱棣与马皇后是历史上有名的帝王模范夫妻,马皇后以自己的贤良淑德和睿智成为朱元璋出色的贤内助,正因此朱元璋对她尊宠有加,他将朱标立为太子,自然是立长传统,但也可说是有对自己这位患难与共的真情妻子的恩爱,传位给孙子,自然有将对儿子的爱迁移之意。
朱标死时,朱元璋二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四子燕王朱棣,统帅明军主力分别驻防西安、太原、北京。朱元璋十分厌恶二子朱樉,从内心就不可能让朱樉继承皇位,而跳过朱樉选朱棡和朱棣又违反了嫡长子继承制与嫡长支继承制,所以这也是选择朱允炆原因之一。
成王败寇,朱允炆的无能懦弱和不堪重任,是他四叔明成祖朱棣及其后任帝王们的一种抹黑而已,当年朱标病死后,朱允炆守孝期间,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曾经安慰的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眼中,宝贝孙子的仁孝和好学,日后将会是一位仁君。
朱允炆性格宽厚并且孝顺,朱元璋明白打天下需要残忍和强权,可是治理天下却需要朱允文这样的君主,现在国家需要休养生息,在策略上需要一位宽厚仁者的君主,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而朱允炆是符合这个特征的。
朱元璋不惜自己背负骂名,早已“一日斩十候”、“火烧庆功楼”,为废除丞相制他前前后后杀了不下两万人,导致整个帝国都陷入白色恐怖中,这一切都是为了孙子荡除了功臣悍将,以免他们威胁他的帝位,朱元璋还特意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完全杜绝了外姓篡权的可能性。
收拾好一切的繁杂琐事,朱元璋才毫无顾虑的将这片天下交给孙子朱允炆,但他没算到,窝里也能反!
4
成王败寇,朱允炆的无能懦弱和不堪重任,多半是因为朱棣最后夺得了天下,后世史官为了标榜朱棣靖难之役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所以摸黑所致。
事实上,朱元璋并不觉得朱允炆不堪重任,而是很欣慰他的仁孝和好学,也相信他日后将会是一位仁君。朱元璋要担忧的,也只是怕他政治手腕不够强硬罢了。
公元1392年,朱元璋苦心栽培的储君朱标先他而去,对他的打击固然很大。但朱元璋也是个特能生的皇帝,除了朱标,自己还有20多个儿子,尤其是常年戍守北境的燕王朱棣,其文韬武略足以堪此大任。因此,大明储君大有人选。
5
在古代,“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是一种默认的皇室立储君的规则。可以说,绝大部分皇帝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个规则的影响,毕竟身在封建社会有一些封建思想是在所难免的。
朱元璋开始的时候就是立自己的大儿子朱标为太子,一则受到以上思想的影响,另外,朱标为人宽和温顺,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非常伤心。其实,朱元璋的儿子很多,就包括燕王朱棣,此人也是能征善战之人,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朱元璋还是爱屋及乌的把皇位传给了皇孙朱允炆,其实朱元璋也是非常疼爱这个孙子的。
另外,在朱元璋的内心,他可能希望通过自己立太子的方法,告诉大家大明江山立太子的法则是这样的,以后都不要为了争夺权位而兄弟残杀。
朱元璋晚年在立太子之事上应该说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毕竟自己的儿子还有很多健在,也不缺乏能人。越过儿子立孙子,难保手握重兵的儿子们不争权夺位。当然朱允炆自己也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自己才登基半年,就发动削藩,这不明摆着往枪眼里钻吗?
6
看来,关于明朝的话题非常有市场,尽管类似的问题已经出现了无数遍,但依旧有人换个提法重新提一遍。既如此,笔者便简单地做出。
首先,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立皇储的原则(除了清朝之外)。这种原则实际上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宗法制对于后世影响的一大表现,即立嫡长子为先。何为嫡?即统治者正妻所生的儿子的那一支。如果嫡子不是长子,那么以立嫡为先。古代皇帝立太子有四种选择,立嫡,立长,立贤,立爱。在优先级上,也是按照该顺序,即先立嫡子,无嫡子(一支)则立长子,然后是立有才能的,最后才是立帝王自己喜爱的。
具体到朱元璋立接班人,这就很好解释了。朱允炆是嫡长子一支,嫡长子虽然去世了,但他还有子嗣还在,所以接班人应当是嫡长子这一支,朱元璋的做法合乎宗法原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再说,朱允炆并没有题目中所说的那么不堪,根据记载,朱允炆实际上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至少在朱元璋面前表现出的 是这样:
母妃吕氏。帝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年十四,待懿文太子疾,昼夜不暂离。更二年,太子薨,居丧毁瘠。太祖抚之曰:“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立为皇太孙。二十九年,重定诸王见东宫仪制,朝见后于内殿行家人礼,以诸王皆尊属也。初,太祖命太子省决章奏,太子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至是以命太孙,太孙亦复佐以宽大。尝请于太祖,遍考礼经,参之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莫不颂德焉。
明史中对于朱朱允炆做出了如下记载,可见,朱允炆在很多方面都和自己的父亲朱标具有相似之处,比如以“仁”为理念,治国以宽。所以,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的形象,是非常好的。
7
不是朱允炆难堪大任,恰恰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是一个藩镇割据的局面,很难摆平
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布衣出身最终建立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在历史上唯一能够与其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亭长出身的刘邦了。
刘邦在前,朱元璋在后,在建立王朝之后,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刘邦确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郡国并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即分封刘姓子孙为王,也推行郡县制。
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没有那么紧张,不用分封制也能够管理地方,但是朱元璋还是以巩固边疆的名义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朱元璋的儿子在守卫边疆的时候有没有做出贡献咱就不讨论了,但是朱元璋一死,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必然形成。
8
请问:朱元璋就能料到自己死后的儿孙相残吗?
答案当然是不能。他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否则以朱元璋的控制欲,自然会全力阻止朱棣的谋权篡位。
其次,说朱允炆“难堪大任”,这判断言过其实。
朱允炆只是在权力争斗中败给了朱棣,这是因为他政治手腕稚嫩,和他能不能当好皇帝是两回事。
朱棣是武力窃国后当的皇帝,自然要全力攻击前任的合法性,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合法性。事实上,我觉得朱棣也谈不上有多能担大任,皇帝当的也很一般——
说他武功昌盛吧,五次御驾亲征漠北,只有一次有效果,其他几次都是白玩。蒙古诸部也没被他打趴下。
9
朱元璋并不是毫不犹豫的将皇位传给朱允炆,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不得已举措,接下来就听不讲鬼故事的老麦,与大家一起说说那些历史吧。
38岁皇太子朱标的死,让六十五岁岁的老皇帝朱元璋伤心不已,虽然作为一代霸主的开国皇帝,对自己这个长子怎么看都不顺眼,觉得他太过于仁慈,不能驾驭皇位,但他毕竟是皇长子,也是自己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的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居然在自己愈发感到力不从心,准备把皇位传给他的时候,突然离世,这何尝不是一件凄苦的事。
朱标死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让老皇帝头疼不已的事情——立储。按照老规矩嫡长子继承制,长子朱标没了,应该立长孙,可是朱标长子朱雄英早逝,只有次子朱允炆,时年十六岁。朱允炆年少聪慧,很会读书,但最大的问题是和他父亲朱标一样,缺乏决断力。还有个小瑕疵就是朱允炆,额头还有点偏,卖相不是很好。
10
与太子朱标相比,连朱元璋自己也承认,朱棣是最像自己的一位皇子。并且太子柔弱,而朱棣则勇武过人,并且对于兵道也有着一定的敏感度,这在朱棣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能够看出来。
按理来说,从古自今以来,如果太子英年早逝,那么皇帝将会在众皇子中从新选取接班人,从来没有说直接将皇位传给孙子的道理。
其实,仔细想想,朱元璋这样做的缘由有以下这么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