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著名的乾陵和秦陵都被发现了,为何没有元朝皇帝的...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蒙元统治者还是有陵墓的,目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不就是蒙元第一代统治者铁木真的陵寝吗?

当然,严格来说,铁木真活着的时候还没有元朝,他也没有当过皇帝,这座所谓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他的衣冠冢。

真正的元朝皇帝,从铁木真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被朱元璋推翻的元顺帝(一称“元惠宗”)结束,不算北元小朝廷,不算那些临朝秉政的皇后,元朝总共有十位皇帝。如果把忽必烈前面的蒙古大汗铁木真、拖雷、窝阔台、蒙哥等人也算进去的话,元朝共有十五位皇帝。

2

中原的温婉和煦,注定无法留住狂野的亡灵。雄鹰注定要翱翔在草长莺飞之地,即便蒙元帝王们已经故去,依然会回到漠北,这是他们的宿命。生为枭雄屠戮生灵,死为尘土反哺大地,不留一丝痕迹,历代蒙元帝王概莫如此。

从成吉思汗开始,黄金家族的陵寝之地就充满了神秘和传奇,很多说法已广为人知:成吉思汗死在征伐西夏之际,蒙古人将他的尸体运回漠北老家,杀光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防止泄露消息,然后他们找到一块荒芜之地,截取一段树木破开之后,作为成吉思汗的容身之所。棺木下葬之后不仅用万马踏平地面痕迹,更等到青草再次茂密之后才离开,从此成吉思汗的死后葬身之所湮灭无闻……

成吉思汗的后人们显然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即便是入主中原之后,也没有如同汉族帝王般大兴土木修建陵寝,而是在死后全部被送回漠北老家,然后找到荒芜之地,“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从此和山川同体魂归大地。这种做法虽然源自传统,但无疑是聪明之极的,因为迄今为止元朝十多个帝王的安息之所没有一处受到打扰。

但根据“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规律,在中原文明强大的同化能力之下,难道蒙元的丧葬制度就没有丝毫的改变吗?难道我们真得没有机会一窥蒙元贵族们陵寝之地的真容吗?凡到过必留痕迹,河北的一处墓葬的发现,或许能给我们一些遐想的空间。

3

在古代多代皇帝登基后为自己寻找一处吉地来营造自己的陵墓,远的有秦始皇陵,西汉皇帝陵,唐代皇帝陵墓,宋代皇帝陵,近的有明代皇帝陵,清代皇帝陵,连袁世凯也营建了陵墓。那么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元朝皇帝们陵墓呢?这也成了后世人们研究的对象,也是一大历史谜团。

我国每个封建王朝,皇帝死后都有一座陵墓。这些陵墓多数在登位后即开始筹建,以后逐年增修,所 以皇帝在位越久,陵墓规模也偏大。那些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也有陵墓,大多是后来继位者所建。

比如汉武帝的茂陵,修陵时间前前后后用了53年。

《晋书》中载 :“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

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 建陵工匠多达3000余人,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

4

元朝的陵墓没有被发现要归功于一个人,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

忽必烈的安排

忽必烈在位期间,民间盗墓事件极其猖獗,宋朝历代皇帝的陵墓在盗墓贼的强大攻势下全军覆没,无一幸免,尸身被毁,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忽必烈看着宋朝的皇帝死后都不得安宁,害怕自己百年之后也会落得跟宋朝皇帝一样的下场,于是忽必烈在坚持薄丧简葬的原则下还做出了五点安排,并要求子孙后代一并遵守。

1.选择好陵寝地点后,将陵寝周边的所有人口全部迁走;

2.皇帝的葬礼不允许汉人参加,更不允许汉人知晓下葬地点;

5

元朝无陵墓的发现,其实可以从风俗谈起。

众所周知,华夏的文化传承主要来自三个部分,即儒,释,道。也就是构成中华价值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儒家,儒家孝道又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如何尽孝,无外乎生前让老年人吃好喝好,即为尊老,先辈仙逝,也要让其尽享生时荣耀,而做到上述这些,总要有个祭祀的场所,平民建坟,皇家建陵,目的只有一个,寄托哀思。古代帝王为了让更多的人记住他们,陵墓越来修越大越豪华。因为他们还相信有来世有轮回。

但元朝的统治者信奉的是黄教,即喇叭教,这是佛教的分支,为密宗,密宗记载佛陀生前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善举,由此引发到肉体应服务灵魂这个层次,其举动又符合天与自然和谐统一。

受宗教影响,元并不注重身后事,也就不会大兴土木搞陵墓,试问,没有陵墓,哪来的发现。

6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几乎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就连一代枭雄曹操的陵墓,也在前几年被成功发掘,更别说高大雄伟始皇陵与乾陵了。但唯有一个朝代的皇帝陵墓,至今没有找到一个,那就是元朝皇帝的陵墓。元朝的皇陵究竟在哪里,现在依然让考古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

众所周知,元朝是有蒙古人建立的,他入主中原近百年,许多元朝皇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像元顺帝还是个标准的诗人,七律写的非常有水平。尽管元朝皇帝尤其是后期的皇帝汉化程度很深,但在丧葬习俗上始终保持蒙古族的特色,那就是薄葬,不树不封。

7

因为元朝皇帝的陵墓并不好找。

根据元朝历史记载,元朝皇帝的陵墓之所以不好找,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元朝和其他朝代的葬俗不一样,皇帝驾崩一般都采用秘密下葬的方式。

二,元朝存在时间短,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太少,导致不容易发现元朝皇帝的陵墓。

8

9

古往今来,最吸引盗墓贼的,就是那些历代皇帝的一些陵墓了,因为里面太多的陪葬品,让人垂涎三尺。所以说,从古到今,很多皇帝的陵墓都被盗墓贼光顾了,现在遗留下来完整的陵墓很少,但是像咱们中国最著名的秦始皇的秦陵和武则天夫妇的乾陵,虽然被发现了,但,依旧保持很好,但是不少人也发现了,每个朝代都有被发现的陵墓,为何却从来没有发现过元朝皇帝的陵墓呢?

来自马背上的王朝——元朝

元朝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他的前身是后来被尊为元宪宗的蒙哥所统领的大蒙古国。蒙哥死于征伐大宋的征途中,而他的四子忽必烈在之后的夺位之战中胜出,因为之前忽必烈的领地中就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汉族的土地,因此忽必烈有了效仿汉族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想法。  

从汉族人掌权的宋来看,与其说元朝的建立是游牧民族的崛起,不如说是汉民族的政治生命力逐渐衰弱的表现。但这种衰弱是宋朝长久以来的政治文化导致的,众所周知,两宋时期的大部分时段里,中国处于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极大发展、极大繁荣的状态里,但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却一直是短板。

两宋时期的对外战争可以说\"四面楚歌\",被包围在西夏、辽、蒙古等多个外族中的宋时常受到多方打击,因此外战方面输多赢少,以至于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了两宋外交的常态,而这种常态不仅养肥了多个外族,也将大宋推向了衰败的终点。

10

风俗不一样,安葬方式也就大为不同。元朝的皇帝来自蒙古,关于入葬方面当然还是按照大草原上的风俗了。

应该说这个跟蒙古是游牧民族有关,想想看,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居无定所的。活人可以走,陵墓却搬不走。如果安葬方是入土为安,并且放许多金银铜器,那就很可以遭到盗墓者或敌人的刨坟掘墓,最后更是把陵墓翻个朝天。所以在汲取了之前可汗陵墓被盗的教训后,让他们明白与其等先人的安身之所遭到如此劫难,还不如一切从简单了,或是用其他办法秘密安葬了。

一般大汗死后采取保密葬法,让人找不到大汗的陵墓。元朝定都北京后,继承了这种葬法,皇帝死后,都用这种葬法安葬。

  据史籍记载,元朝皇帝死后,先将一根粗大的楠木劈成两半,再按尸体大小将中间挖空,把尸体放进去后合拢,涂上油漆,用三条黄金箍箍牢,看上去就是一根木头。这一切做完后,也不搞隆重的葬礼,直接把这根楠木秘密送往墓地。元朝皇帝的墓地在哪?史书上说:“元诸帝均葬于漠北”,有人认为在现在的蒙古国克鲁伦河与土拉河之间的肯特山里。元朝皇帝都葬在了外国,中国当然找不到他们的陵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