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古代君子为何要习“六艺”?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孔老先师提出来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礼教,就如同现代教育的德教;乐,是审美教育;射和御,如同现代的体育教育,只不过更加职业化和军事化一点;书和数,大致相当于智育教育。

这实际上与现代教学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是相同的。

礼和乐

关于礼和乐,其实是人与禽兽最大的区别,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石。礼,我们可以理解为如今许多的社会学科,但在那个时代,或许更贴切点来说,就是伦理学,孔老夫子讲“礼”是人类区别于禽兽的原因。

《左传》、《尚书》、《史记》等书,都载有尧命舜推行“五典之教”。五典即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礼”所代表的是,中华文明中从社会伦理逐步发展起来一整套的社会秩序,君子们如果都不知“礼”,又何谈为人?

2

先说答案。

教“六艺”是为了育人,习“六艺”是为了成才。

古代君子学习“六艺”,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育人工程,用来将不同天赋的人,培养出能够发挥他最大才能的状态。

而为了实现教育的这种育人的功能,古代中国,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状态的人,开展的有先后,分层次的教育。

而“六艺”的学习,正是为了对那个年龄阶段的人,开展专业课程的教育。

3

我们都知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致可以理解为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算术。这六艺是古人成为君子需要修习的内容,也就是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艺相结合。

《礼记》有“小六艺”“大六艺”之分,这六艺被称为“小六艺”。孔子教学生除了研习小六艺外,还研习另外六艺,也叫“大六艺”。“大六艺”就是孔子教授学生的儒学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小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人格和技能,而“大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仁爱情怀和安邦治国、心怀天下的精神。

我们来看看孔子在《论语·季氏》里对学《诗》和学《礼》的一些论述。有一次,孔子的一个“粉丝”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你在孔夫子那里有没有听到什么特别的教诲啊?”孔鲤说:“没有啊。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屋子中间走过去,他叫住我问:‘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说话就不得体。’我回去后就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站在堂上,我快步走过屋子中间时又被他叫住:‘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么安身立命。’我回去后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了一个问题,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学《诗》、学《礼》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从这段有趣的对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是倾囊相授的,并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吃小灶,而且更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诗》、学《礼》的重视。

4

首先说明一下古代君子的概念。

我国古代,君子的称谓分为两个阶段。

春秋以前,君子是对贵族和做官的人的称呼;春秋末年至后世,君子是对道德高尚人的称呼。

5

“君子”这个词可以是古代多数男子穷极一生而追求的目,古时君子必备的六项技能,简称“君子六艺”。

不过“君子六艺”在《礼记》有“小六艺”“大六艺”之分,其中“小六艺”大概内容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技能只是目录,在往下划分就是: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这六艺是古人成为君子需要修习的内容。

“大六艺”是儒家的六部经典。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小六艺”是培养技能,“大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仁爱和心怀天下的精神。

唯有两者都学,才能说自己是名君子。

6

我国古代有六艺,许多人或许觉得很陌生,想知道六艺是什么。其实就是相当于我们现代的课程,比如我们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的大概数门课程: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等。在孔子的时代,学生们有六门课程要学习,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课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艺。

六艺其实是周代贵族子弟人人都要学习的六门必修课,不过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不管是平民还是贵族,他都要求研习六艺。许多人对比后发现,古人不用学习外语,这要比我们现在的学生要幸福呀。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就想错了,你想啊,孔子曾经周游列国,从鲁国出发一路经过了数国,穿过了现在的河南河北等地,这些地方,直到现在都要有方言,更别说那个时候了,古代交通不便,人交流也不多,所以语言是非常有地域性的,可以说是十里不同音,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不学习当地预言是不行的,其难度不下于今天的外语吧?

孔子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语言可谓是五花八门。那么孔子要上课要授业,就必须说一种大家都能听懂的语言,就像今天的普通话,当时也有普通话,叫做雅言。但是当时还是有许多学生是不会雅言的,所以学生想要上课,想要学习,就必须先学习雅言,而且一定要学会,所以这难度上说,真不比我们今天学习外语轻松。

所谓难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响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能成为古代最有名的读书人的原因之一。许多人会觉得孔子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但其实孔子可以说的上是文武双全,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这就是因为孔子接触的六艺教育。

六艺之首,也就是第一门课“礼”。这个“礼”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日常行为规范课。“礼”包括五礼,五礼分别有: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吉礼学的就是祭天祭地祭祖先的礼仪。在古代祭祀的规矩是很有一套说辞的。这就就是古代的文化。凶礼,就是丧事,有人去世,古代的人去安慰离世者亲属所用到的话语,比如节哀顺变,祝令堂跟着佛光走,通往往生,这一类的用语。宾礼学的就是去别人家做客该懂的礼仪。在比如说军礼,就好像我们今天看升国旗行的注目礼,也是一种军礼。那个时候的军礼比起现在要复杂不少。嘉礼也就是学习如何表扬赞美别人,如果赞美,当时也是有一套文化说辞。所以当时的“礼”也相当于今天的德育教育,通俗的说就是要学做事先要学做人。

7

我们都知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大致可以理解为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算术,出自《周礼·保氏》。这六艺是古人成为君子需要修习的内容,也就是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艺相结合。

《礼记》有“小六艺”“大六艺”之分,而上述的六艺被称为“小六艺”。孔子教学生除了研习小六艺外,还研习另外六艺,也叫“大六艺”。“大六艺”就是孔子教授学生的儒学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小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人格和技能,而“大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仁爱情怀和安邦治国、心怀天下的精神。

  • “礼”:礼节。其中主要包括五种礼节。“吉礼”,事关古人最看中的国家大事,指的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指的是有关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军礼”,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的相关礼节仪式。“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嘉礼”,指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

  • “乐”:是六乐,其中包括《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这六套乐舞是当时君子必须学会的。

  • “射”:事关武力,指君子需要掌握五种射箭技术,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 “御”:指的是驾驭马车的技术,也有五种。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具体来说就是,“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 书”:指的是书法。既然是君子,文学素养必然要好。“六书”指的是钟学习的方法,指的是: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 “数”:是计算、数学的能力。学会语文,数学也不能差。

8

孔子说的君子是指有位的人,在他那个时代也就是贵族,这个顺序应该是先有富贵,然后修习德行,最后获得位置。在修习德行的过程中是要学习大小六艺,确切讲这是进入仕途的必经之路。

9

谢谢官邀!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大致可以理解为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算术。这六艺是古人成为君子需要修习的内容,也就是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艺相结合。

《礼记》有“小六艺”“大六艺”之分,这六艺被称为“小六艺”。孔子教学生除了研习小六艺外,还研习另外六艺,也叫“大六艺”。“大六艺”就是孔子教授学生的儒学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小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人格和技能,而“大六艺”是培养君子的仁爱情怀和安邦治国、心怀天下的精神。

10

艺多不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