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许多人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因「妇人之仁」而失去天下,为什么苏轼却说这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其原因千百年来一直被世人猜测、臆断、评说,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妇人之仁”;二是“君子之度”;三是“君主之度”。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其实,以项羽自身的风格而言,应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妇人之仁”

  • 项羽有没有妇人之仁,当然有,他的壮士断腕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对虞姬那是千般不舍、万般柔情;对他的江东父老也是情深意切。项羽的确有些“妇人之仁”,但这种妇人之仁只是用在他的亲人和父老乡亲身上,对他的敌人肯定没有。
  • 火烧咸阳加上坑杀秦军二十万,项羽是名副其实的伏尸百万的狠角色,对待敌人他根本不会用“仁”。
  • 鸿门宴之前,刘邦野心业已暴露,已然成了项羽的一枚敌人。当他得知项羽大怒,必然要杀他后,又怯之,于是在宴会上表现出诚心悔过,项羽当即原谅了他。“诚心悔过是友,心存异心是敌”,这是项羽的逻辑。在项羽看来,此时刘邦还不算是敌人。既然仍是“友”,自然还有一些仁心,所谓“妇人之仁”的确是有一些的。

“君子之度”

  • 项羽也的确是一个君子,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大人格的英雄。对虞姬的不舍,对江东父老的愧疚,都体现了他的君子担当。以及后来完全执行“鸿沟协议”,放弃人质,放弃自身绝对的优势,真心与刘邦议和,都体现了他的君子风范。
  • 而鸿门宴,项羽除了还没有把刘邦敌化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君子思想在“作祟”。他向来做人做事光明正大,不屑于小人的做法,因而即便他明知刘邦野心不死,也不可能用此下作之法去灭他。

“君主之度”

  • 自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俨然是以高于刘邦之上的王者身份对待刘邦的。在居高自傲的项羽心里,刘邦还没资格上升为自己的对手。暗杀一个小人物,根本不合王者身份,也不是王者的作为。他觉得杀刘邦应易如反掌,完全可以明目张胆地杀他。

放虎归山,不杀刘邦是项羽居高自傲的性格决定的,其间有“君主之度”,也有“君子之度”,还有一部分“妇人之仁”。

2

鸿门宴上示项庄,不让舞剑杀刘邦。

天命要让大汉兴,项羽失策理应当。

3

你好!很高兴你的这个问题。

对于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苏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他“具有君子之度”。而自古以来又有很多声音,说他是“妇人之仁”才导致失天下。

对于这些评价,就我个人看法,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站在功利的立场,项羽当时的做法,是有一部分“妇人之仁”的性格表现,但也不能过于夸大这种作用,如果把项羽的失败完全归咎于鸿门宴没杀刘邦导致的,显得过于绝对。况且,这种所谓的“妇人之仁,”如果站在情感的立场,那我还是赞成苏轼的看法,项羽的确是一个具有“君子之度”的人。虽然他最终败了。但他在我心中也是一个具有“君子之度”的“悲情英雄”!而不是一个乘人之危的小人。

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个人认为这正体现了他仁义的男儿本色。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不忍杀――仁矣!

项羽曾经与刘邦结拜为异姓兄弟,在章邯大败楚军,杀死项梁后,楚军士气大落,军心不稳,这个时候,51岁的刘邦与22岁的项羽结为兄弟,两人一起稳定了局面,使楚军重振军威。

4

项羽要面子,在结拜弟兄面前不好下此狠手,刘邦不怕,要蒸他爹,他还要一碗汤喝。

5

君人而非君子,霸主不是霸王。

题主所引用之句有误,不是“君子之度”,而是“君人之度”,原文出自东坡《范增论》“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翻译过来便是,范增想除掉刘邦是尽人臣的本分,而项羽最后没有杀掉刘邦,是源于君主的胸襟和气度。

君人,即君主。和君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君子是有德之人,而君主不可能是有德之人,尤其在乱世,孔子那种人首先肯定不会造反,就算是造反也会被敌人分分钟秒成渣。

因此,君主的度量和有没有妇人之人无关。

6

许多人认为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因[妇人之仁]而失去天下,为什么苏轼却说这表现了项羽的[君子之度]?

一部巨著,展现了楚汉之争,多少英雄在此折腰,杀的世间人仰马翻,楚河汉界,成为汉朝开国皇帝的刘邦,为江山社稷,用尽心机,那个力拨千斤,浑身是铁的楚霸王项羽,成为刘邦的垫脚石。

苏轼对项羽的点评,是最到位的,四个字说明了,项羽为何失去做皇帝的机会,项羽一生光明磊落,大丈夫也。

对待江东所带来的子弟兵,关心备至,形同兄弟,士兵们深受感动,兄弟,父子纷纷投军,参加项羽的部队,就是这支部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成就了项羽的半壁江山。

项羽重义气,讲究战场上真力实打,战胜对手为荣耀,鸿门宴上,有多次机会,可以杀掉刘邦,但四个字的君子之度,在他骨子里就产生,下三滥套路,不是项羽干的事,心地善良的项羽是做不上皇帝的。

7

君子坦荡反误江山美人!

8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屑于杀刘邦,当时项羽手里有40万人,刘邦只有几万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项羽太年轻只有26岁,而刘邦已经50岁了,显然幼稚的项羽把世间的一切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一切单单只靠武力来解决!而战略谋略人际关系他从来没有想过考虑过,所以最后失败也是必然的!

9

实力容许,就是君子之度;实力不济,就是妇人之仁!事实就是,玩大了!

10

项羽不杀刘邦原因有三。

一、刘邦是他结义大哥,这个确实是不好下手,范增作为谋士可以无所谓,可作为当事人的项羽就不可能无所谓,这就好比让你坑你兄弟可以赚钱,出主意的人讲的头头是道,让你干的话这个决心就不好下。

二、刘邦功高又是项羽大哥,所有人都在看项羽怎么处理刘邦,如果项羽亏待了甚至是杀了刘邦,只要是做的太过分了,其他的各路诸侯很可能就会立马联合起来对抗项羽,项羽的实力不可能像电视剧里演得那么夸张,诸侯们未必怕他,后来的齐国人不就光明正大跟他干了么!

三、项羽压根就看不起刘邦那点人马,认为自己随手就能灭,没必要背个不义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