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张议潮的沙州起义,为何能够迅速获得成功?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一、归义初成

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属于张议潮,也属于河西唐民的机会终于降临。

辉煌了接近200年的吐蕃王朝,在末代赞普朗达玛的手中轰然崩塌。随着,吐蕃国内陷入党派内斗,地处边疆的河陇地区,也沦为吐蕃军阀自相残杀的战场。

自命为大相的陇右军阀“论恐热”与鄯州(青海西宁)节度使“尚婢婢”,展开了长达24年的血腥搏杀。

在这段血火交汇的岁月里,论恐热“大掠河西都、廓等八州,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

2

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起兵仅一日就占领了沙州,随后又夺取了瓜州,并经过艰苦的斗争,孤悬塞外70年的敦煌回到了大唐的怀抱,张议潮能取的成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01:河西旧民,水深火热

安史之乱造成唐朝国力下降,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吐蕃趁机占领了河西,切断了河西与唐帝国的联系。河西百姓惨遭吐蕃七十余年的蹂躏,年轻力壮的,沦为奴隶;年老体弱的,惨遭虐杀;可以说,河西百姓过的猪狗不如。开成年间(公元836年—840年)有唐朝使者出使西域,在经过河西的时候,看到河西百姓乡音未改,衣服如旧,几十年过去了,河西百姓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唐子民。

02:吐蕃动乱

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吐蕃发生饥荒,饿殍遍野。吐蕃上层不仅不救济灾民,反而在争权夺势,尚婢婢和论恐热为了争权夺利,相互厮杀。吐蕃的奴隶社会政体,造成了封建中央集权完全没有集中,权利空虚分散,整个国家的权利掌握在许多人手中。所以尚婢婢和论恐热的权利之争,使更多的吐蕃势力卷入进来,吐蕃势力进一步衰弱。

趁此机会,唐帝国于大中(公元847年—859年)初年,唐皇朝乘机收复了陷于吐蕃的三州(原州、乐州、秦州)和七关(石门、驿藏、木峡、特胜、六盘、石峡和萧关)。极大的鼓舞了河西人民反抗吐蕃统治的信心。

03:闪击吐蕃

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首领张议潮联合联合安景旻(沙州副都督)、阎英达(沙州副千户长)二人,趁着吐蕃动乱,决定起兵反吐蕃。发动起义后,仅一日就光复沙洲。随后,张议潮在洪辩法师的配合下,又击溃了前来围剿的吐蕃军队,并趁势夺了瓜州城。张议潮在夺取沙、瓜两洲后,通过废除吐蕃税赋制度、重新分配田地、团结少数民族等措施,赢得了百姓们的支持,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为日后的“沙洲归义军”打下了基础。

3

唐朝安史之乱后,在758年--781年间,吐蕃乘大唐国边防兵力空虚之际入侵中原,将西域河西、陇右诸州都先后攻占,使唐朝失去西域河西、陇右诸州一百多年。

生活在沦陷区的民族英雄张议潮在848年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率众驱逐了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随后仅用了3年时间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又在861年收复陷于吐蕃的最后一州凉州,驱逐了盘踞河西地区的吐蕃,开拓疆土四千余里。张议潮能够在13年获得这么的成功是因为:

1

张议潮小就立志要驱逐侵略者,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他自幼就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并且苦心专研深得其精髓,他用家产为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他们,暗中结交豪杰之士,蓄积力量,为起义做了大量的、长期的准备工作,计划周密严谨。

4

在敦煌观看了《又见敦煌》一个热血男儿的名字在演出中出现,回来后迫不及待的翻开这段历史:这就是“晚唐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对付叛军,唐王朝将西方原本用来对抗外敌的边境驻军系数皆调往内地,造成造边防空虚。而且面临严重内乱的唐王朝根本无暇也无力顾及西方领土。吐蕃立即以重兵趁机大举进攻安西地区。面对强敌,当地唐朝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给吐蕃王朝造成严重损失。但终究寡不敌众,安西四镇、陇右以及沟通中原和西域的战略咽喉河西走廊最终被吐蕃王朝占领。

从此,河西走廊的汉唐朝遗民遭受了吐蕃残暴统治。此时,在唐朝官方对河西地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甘、凉十一州”。

吐蕃侵占唐朝西部领土后,对当地唐朝遗民进行了极端残暴的统制。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自不必说,烧杀劫掠已经是很平常的行为。吐蕃大到贵族将领,小到士兵,动辄对当地民众刀枪相向。而且,吐蕃是典型的奴隶制。抢掠人口为奴隶对于吐蕃来说是家常便饭。于是,整家甚至是整村的河西地区唐朝遗民经常被吐蕃军队集体抓去,变为奴隶。抢掠过程中,反抗的轻壮年男子一律被集体屠杀。女性中,年轻漂亮的多数被吐蕃军官霸占奸污。剩下的有的成为军妓,大部分则和儿童一起被贩卖到吐蕃国内各地甚至被贩卖到中亚和印度。那些没有被抢掠的,则有可能随时沦为农奴。农奴比奴隶的地位稍高些,但一样饱受蹂躏。当地吐蕃驻军对唐朝遗民经常没有任何理由的就地毒打甚至杀死。在吐蕃残暴统治下,自西汉起本来十分发达的河西地区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摧残,迅从封建制经济速沦落到极端落后原始的奴隶制。当地唐朝遗民在吐蕃统治者残酷压榨下民不聊生。而此时经过安史之乱的致命打击,唐朝已经无力驱逐入侵者收复河西。因此,从河西被占领第一天起,河西人民自发的不断发起反抗吐蕃占领的起义。起义沉重打击了吐蕃统治,但也遭到血腥镇压。但当地的反抗从未中断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改变河西命运的人凳上历史舞台。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被后世赞誉为“西域雄狮”的晚唐名将--张议潮!

公元799年,张议潮出生于河西沦丧后的沙州(注:即今敦煌)。张氏世代是沙州豪门首富,其实就是当地实力派豪强。但显赫的家族地位并没有为张氏家族带来平安。有后世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吐蕃政权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为维护统治要去联合、笼络当地汉族豪强大户,更没有打算让他们参与政治。因此当地大地主同样要忍受吐蕃贵族的欺诈和蹂躏。张议潮自幼对吐蕃的残暴统治耳濡目染,对大唐故国心驰神往,立志要驱逐侵略者,回归祖国。为实现志向,他自幼就刻苦学习兵法和武艺。以自己的家产为军资,秘密招募、训练义军,同时不断收纳反抗吐蕃起义被镇压后的流亡者。蓄积力量,伺机而动。他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5

吐蕃统治河西时,张议潮就有武力推翻吐蕃归唐统治的想法。到了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他看到吐蕃统治的削弱和河西人民反抗情绪的高涨,于是就募兵集众,发动起义。 《通鉴》中说: “义潮, 沙州人也, 时吐蕃大乱,义潮阴结豪杰,谋自拔归唐;一旦,帅众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之,吐蕃守将惊走,义潮遂摄州事,奉表来降。”可见,张议潮这次起义是在沙州广大的汉族人民的响应下,很快地就占领了沙州的。当时,河西其他州县仍在吐蕃统治之下,为了及时地向唐王朝告捷,他便发遣了十队的使者,携带了十份同样的表文,分十路去长安。到大中四年,表文才送到唐王朝的中央。至大中五年(851年),又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新疆哈密)、西州(新疆吐鲁蕃)、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的地区,并且还派遣了他的哥哥张议潭为使者,带了十一州的地图去长安觐见,唐政权就以张议潮为节度使,名其军为“归义军”,管理这十一州的行政和军务。到了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 三月,张议潮又率蕃汉兵七千克复凉州。至是,陷没百余年的河陇,悉数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