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活字印刷术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前,印刷书籍用的是雕版印刷。这种方法是在一个固定的版中雕刻文字,然后一版一版印刷。雕刻一套书版耗时很长,工作量大,有错误也不便修改,很不方便。

活字印刷就灵活多了,它把模板中的单字解放出来,成为使用灵活的字模,一举变呆板的印刷方式为方便快捷的印刷方式。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个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根据书稿,把字模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然后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可不要小看了“字模拆出”、“再次使用”这两个小小的步骤,它正体现出了活字印刷的特征和优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发明家毕升。最初,毕升先用木头做字模,木材遇油墨会膨胀,字迹模糊不清。毕升又改用胶泥做字模,印出来的字迹非常清晰,于是,胶泥活字开始进入到印刷业当中。印刷时,工人们先准备好一块铁板,上面放松香和蜡,四周用铁框围起。根据书稿要求在框内排满活字后,把铁板放在火上烘烤,待松香和蜡熔化,再用另一块平板在上面压平。等到松香和蜡冷却凝固,块活字版就完成了。工人在上 面涂上油墨,就可以进行印刷。印过以后,把铁板放到火上烧热,松香和蜡熔化,活字就可以拆下来。

印刷当中,工人们通常准备两块铁板,一块板用来印刷,另一块板用来排字。第一块板印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铁板交替使用,印刷速度非常快。根据用字的情况,一些常用的单字往往会刻好几个,出现频率很高的“之”“也”等则会准备20多个,如果碰到冷僻生字,就随用随刻,灵活方便。 后来,人们不断对活字印刷术加以改进。

元代的王祯一反毕升不用木质字模的习惯,发明了木活字技术。他在《农书》里详细记录了使用木活字刻字、选字、排字、印刷的方法,可以说是字模材料的一次改良。此外,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的方法。他制成了两幅直径约七尺的大轮盘,再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放入转盘内的格子里,一只盘内放常用字,一只盘内放不常用字。排字工人坐在两幅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使选字、排字又变得异常方便。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良、完善,活字印刷越来越灵活和便捷,印刷机出现之前,活字印刷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印刷业的主要印刷方法。

2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3

中国的活字印刷起源于宋代,历代出现各种活字,包括木活字、陶土活字、陶瓷活字、铜活字。最早的活字印刷大约在1040年出现,当时的宋代人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对此,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详细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成陶土活字,每一字有几个活字,之也之类的字,造二十几个活字。然后将活字排入两块铁范,排满为一版。同时用两块排字版,一版印刷时,一块排字,交替使用。若只印两三本,活字法并不简易,如印几十本以上,活字法十分快捷。

元朝王祯在造活字印书法时,提到宋朝有人使用锡制作活字。明朝有文献记载,有人使用铅制作活字,可是该方法没有流传下来。近代考古学家在河西走廊发掘出比毕升晚约100年的大量西夏文佛经,其中有的出现了倒字,这应该是印刷人员排字的错误,更加确认了北宋时中国人已掌握活字印刷技术,并把它传扬至邻近国家。

由于中国从宋代以来十分讲究印刷字体的美观性,加上印刷的书籍往往需要不同大小的字体,有的书籍还要配上插图,活字版不如雕版方便和易于保存,因此雕版印刷在古代中国始终占据主导位置。

4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活版印刷''一文介绍的很详细,文也很美!''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赢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每读此文朗朗上口。凝结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原文长就不全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