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止于至善”的“善”是种什么状态?还是一种道德标准?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止于至善”是“亲民”的终极目标

“亲”并不是简单的“向内感知”,而是在“亲民”的过程中,让那些“民”:重叠人体上的两个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都达到各自最完善的状态。

这就是“止于至善”的意思。

“至于至善”以后,心智系统就从第一套转换到了第二套,我们就能进入到“动态入定”的状态。

《大学》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现代汉语来表达的意思是:“动态入定”的训练要点就在于,心智系统的装换。要让心智系统转换,必须向内感知重叠人体上的意识以及潜意识、前意识,让这些意识们达到各自最完善的状态,达到了,就是“动态入定”的状态。

更多关于对《大学》还原性的文章,请去我的头条号中阅读。

2

所谓至善,即非至善,是名至善。虽然我们要能够享受孤独和寂寞,但我们也要同时享受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乐趣,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关于“止于至善”,萃辰天心书院印竹、印安老师的《如是我说》中有过这样的对话:

印安说:

当我们把“止于至善”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有时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如果能把这种孤独与寂寞当作一种享受时,就近乎于“至善”了。

印竹说:

止于至善的“止”不是静态的,至善圆满的境界也不是固定的相,所以近乎“至善”不仅要能享受孤独与寂寞,还要??得如何与世界相处……

3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德标准,但原文并不仅仅是说道德标准。

善可理解为好、完美。至善就是最好,最完美的意思。就是在最完美的时候止住了,达到了完美,没有欠缺,停止下来,不会出现“过犹不及”的缺陷。就是说为人处事有个度的把控。这个标准放在道德上来说,确实是一个标准:该做的德行没有做完或做完了没有做好,总是留有遗憾;已经做得够多够完美了,已经到了最多最完美的境地,却不知道把握度,继续做下去,就会“物极必反”,造成过犹不及。

这个在现代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4

“止于至善”是一种境界,是才德无缺、尽善尽美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至善之境”,必须经过“定、静、安、虑、得”五个阶段的修持。具体说,就是“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孔子认为:“德行深远的周文王,就是人们持久光明地所归止的境界”。也就是说,只有周文王才称得上达到了“止于至善”。

从“止于至善”的内容来看,可以认为是一种道德标准。

仅供参考。

5

我对“善”字的意义理解是:“善字的头上是一个羊字,脚下是一个口字,中心像是一个草字头。”我认为“善”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坚持性格的执着。可能祖先造字大师把人类的“善”意,要学习像山羊为了生成只得补充营养,但是又只能养成坚持吃草的习惯,可是对于食料的公平性,所以把草头放在“善”字的良心当中。把口字放在最下位。有了这种善良的性格,自然就具备了善意的道德。修“善”应该是坚持的执着,在于用行动来为“善”。不是用嘴巴空喊阿弥陀佛善斋。(希望您能谅解,只有小学程度,请老师多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