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诗是怎样产生的?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古代的歌词。

《诗经》号称诗三百,里面很重要一部分就是从各地采撷的民歌。

语言诞生早于文字,歌的诞生也早于歌词。

最初的诗,就是口口相传的民谣等。

人类文明初期,能流传下来的,必定是集体活动,如战争或劳动相关的口号之类的。再者就是诸侯君王祭祀所用的专门词句。正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除此之外,就是诸侯间或者君臣之间祝颂所用词句了。

诗歌的历史本应出现在原始社会,但当时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力量极其简单和原始。它可能只是几个简单的音节,但为什么它不再是一种普通的语言,而是诗歌呢?这是因为尽管它很简单,但它有节奏和节奏,这是诗歌和日常语言最大的区别之一。可以看出,诗歌起源于古代社会生活。一种由劳动生产、性爱、原始宗教等产生的有节奏、有情感的语言形式。因此,尚书。玉树说:“诗歌表达抱负、歌唱和言语,声音取决于永恒、规律和和谐。”《礼乐经》还说:“诗言志,歌吟声,舞动形,三者以心为本,乐器以心为本。”也就是说,早期的诗歌、歌曲、音乐和舞蹈是一体的。诗歌就是歌词。在实际表演中,它总是伴随着音乐和舞蹈唱歌。后来,诗歌、歌曲、音乐和舞蹈独立发展。诗歌和歌曲统称为诗歌。

诗歌的起源有两种:一种是宗教,另一种是劳动。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无法理解许多自然现象,比如风、电、雷和雨,所以他们把这些都归因于神。出于敬畏,原始人类通过唱歌和跳舞来表达对神的尊敬和虔诚,并表达人们的期望——好天气、好收成等等。这是宗教的起源之一。

原诗的起源,还有另一种形式,那就是它发生在劳动中。例如,中国最古老的“丹歌”有文字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是一首古老的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

在祖先的工作生活中,他们简单而有节奏地打电话,以忘记因劳动而带来的暂时痛苦和振奋,并协调他们的行动。渐渐地,这种简单而有节奏的呼唤演变成了一首诗,模仿劳动本身的声音,表达工人自己的感受。

鲁迅先生曾说:“诗是诗,来自劳动。”

是诗歌的一般过程。

诗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生活的体验与人生的感悟。最初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经口传而逐渐发展的。文字出现后,口语化的诗歌便提炼成诗意的文字。并经能掌握文字的阶层与赋有诗才群体约定俗成,制订必要的形式而加以规范化。诗因而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分离又融合,构成文学体裁中的一种。诗与思的完美结合,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便是一首优美的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