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抗日战争中,大刀与刺刀哪个更厉害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大刀敌不过日本刀?他一人一刀挑战50人,一小时内斩杀24个日本兵

战场之上,大刀与日本刀究竟谁更厉害?这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那么,究竟谁更胜一筹?这里有一个例子,也许对这个争论会有一些帮助。

1938年7月3日,徐海东、黄克诚指挥八路军115师446旅678团、688团和129师772团,在山西阳城北部芦苇河畔的町店地区与日军25师团进行血战。

徐海东大将

在772团(当地称老二团),有一位年仅18岁的排长,河南口音,个子中等,但长得虎背熊腰,浓眉大眼看上去很有英气。战斗打响时,他带领全排战士坚守在焦家庄和杨腰之间的阵地,连续打退了日军10多次进攻。

7月5日中午,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围攻焦腰阵地。激战半个多小时后,阵地上扔满了卷刃的大刀,鬼子的尸体躺得满地都是。而整整一个排的战士,仅剩下了排长一人。

2

关于大刀厉害的印象,主要来自于长城抗战中29军的表现。1933年喜峰口之战,数百名日军魂断第二十九军官兵大刀之下,人们充满了对大刀、对二十九军的各种赞扬。但鲜为人知的是,如果29军有更好的装备,是不会拿着大刀去跟日军拼杀的。

第二十九军是由张学良整编原西北军的各方残余力量重新组建的部队,该军近15000名官兵,携带的武器以汉阳造、毛瑟步枪、土枪为主,这些枪械都属于“老把式”,根本就没有配备制式刺刀。

3

毫无疑问是刺刀强,且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国共内战、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军队叫“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1933年3月12日,董升堂团夜袭喜峰口日本军,大获全胜,日本连人带物,损失惨重。日本报纸称喜峰口之战是“皇军的奇耻大辱”。

1937年作曲家麦新在进行抗日歌曲创作的时候,首先想到了这场战斗,于是那首著名的《大刀进行曲》就此诞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嘹亮的歌声,响彻华夏大地。

个人非常尊重很敬仰二十九军大刀队的那些先烈和那种大刀精神,但是毕竟是小众团体经过特殊的锻炼才能形成的威力。

如果两个正常的人一个练大刀,一个练刺刀,一个月后,在战场相遇进行白刃战,拿刺刀的能把拿大刀的捅出翔。

4

当然是刺刀厉害。

从物理属性来说,穿透型武器肯定比劈砍型武器更厉害,因为穿透型武器的受力面积小,不易防御,而且穿透伤非常不易治疗,劈砍型性武器则正好相反,受力面积大,容易疗伤,砍伤的一般不是最要害的部位。

刺刀就是穿透型,大刀就是劈砍型,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各国军队最为普遍的兵器一定是类似于长矛的穿透型兵器,而非刀等劈砍型兵器。

从长度来看,古人所说的“一寸长,一寸强”不是没道理的,大刀长度不到60cm,三八大盖装上刺刀长度可达166.3cm,不能总看电视剧里大刀可以挡开刺刀再砍人,其实真正开战之后刺刀向你刺来是很难躲开的。

从训练效率和实战效果来说,刺刀训练周期远比大刀短的多,因为刺刀动作特别简单,不像大刀一样砍杀很复杂,因此新兵容易上手。

而且使用刺刀便于组队战斗,因为刺刀发力的时候动作面积小,而不像大刀一样还得抡起胳膊,边上如果有队友很容易误伤,因此在抗战中日军在白刃战时经常2~3个人一组,我国军队很难近身,而我军使用大刀就很近似于单打独斗。

5

6

7

抗日战争中,大刀与刺刀哪个更厉害?

只能说各有优势,但绝不能用平分秋色这个词语来形容中方的大刀和日方的刺刀。如果按照一些抗日神剧当中的镜头和情节来模拟的话,那我想绝对是中方的大刀要强于日方的刺刀,一些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回忆:我们的刺刀遇到一些有武术功底的中国军人,难免会丧失优势。

可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抗日战争,并不是抗日神剧中的情景,现实中就算存在有武术功底的中方军人,但也不能改变凭几人之力拯救整个编制的命运。提一个不太和问题搭边的说法,抗日战争中日双方伤亡人数的对比,其实也能间接突出:日方刺刀在实战过程中发挥的优势,要强于中方的大刀。

乔安娜伯克曾提到过日本的白刃战:“(对于岛国勇士来说)白刃战可以代表武士文化的最高境界,尤其是一战期间和战后直至二战的那段时间。”我为什么要提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对于日本军人来说,尤其是日本武士,白刃战已经成为他们脑海中的一种至高境界。简而言之,白刃战真正融入到了岛国军人的灵魂当中。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