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方国家之后,你碰到的最大的文化冲击是什么?
1
8第一,安全。美国合法持枪,在国内哪怕是晚上十一点才到家,家里也不多说什么。在美国如果七八点天黑了都还不回家,房东就开始打电话催了。
第二,饮食。虽然美国的墨西哥菜,意大利菜,牛排店还有早午餐挺多的,价钱也不贵。但是,真的过了两个月,真的翻不出新花样了,尤其早饭!房东给我吃了两个月的麦片后我终于发飙了,我不吃了!国外食品种类太少,还不如国内吃多。还有国外的中餐店特别难吃,这辈子第一次吃干炒河牛里加茴香的,最后我在饭店里当场吐了,太难吃了。
第三,笑话。即使你英文完全过关,和人交流完全没有问题,专业的预科成绩优秀,专业课也轻松完成,你还有一点兴趣爱好一技之长,你还有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那么你就要还是交朋友了。即使一开始顺利,但是当你们开始聊天开玩笑的时候,别人讲的笑话你听不懂。别人的从小的文化,社会事件甚至政治斗争有天然文化笑料。但是你不曾参与,你完全不理解,即使你觉得和别人关系再好,其实也是一个局外人。
第四,不要相信中国人。在国外,看到一个中国人很容易有一直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只有两种出路,第一被美国ABC 彻底嫌弃,觉得和你混一起拉低身份。第二,得到友善回应,因为这些中国人就是做中国人生意的,不有利可图,凭什么给你好脸色。除了唐人街做你生意的,和学校里做国际学生管理的和一同留学的同班同学,没有一个美国华人会喜欢你,除非你让他赚钱。
第五,恋爱。如果有机会恋爱,男生的顾虑应该比女生少。美国的恋爱文化是这样的。你可以同时和很多人seeing,见面做到哪一步都是自愿的。但是只能和一个dating。从女生的角度来讲,你就要忍受伴侣很长时间脚踏多条船,但是你们不是男女朋友关系。所以,作为不愿意留在美国,或者不确定是不是留下的女生恋爱的顾虑很多。
2
3
刚到美国时,碰到了不少文化冲击,说说美国的老人吧。
美国的老人心态很年轻、热爱旅游、运动,喜欢做志愿者,让我看到了不同老人的生存状态。这和美国文化中强调独立、个性的价值观相关。
刚去美国,我去社区大学报英语班,有一个面视,根据你的水平确定你所在的班级,其中的口试是作自我介绍。结束后,面试老师和我聊天,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女士,女儿一家在上海,女婿是美国一家公司驻上海的高管。她准备去上海看望他们,正在学中文。
不久,我们俩就互帮互助,一周见一次面,她辅导我英语,我教她中文。熟悉后得知,她已经68岁了。互教了两个多月,她说要出去两个月,结果是和男朋友自驾游去了,去了六七个州。
4
在公开场合太过直截了当和开放
在去美国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闲聊的概念。当然,我曾多次听说过所谓的闲聊,特别是在英语课程中,但却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如果没有什么可说的话,说话的意义又是什么呢?然后我到美国工作和旅行,周围的人开始和我闲聊寒暄。让我感到震惊的不是人们问我“你好吗?”,因为我知道这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是每个人,包括街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在说“你好吗?”
无论是在工作(当工作不太忙,有时间说话时)的时候,还是在公共场合,公共汽车、飞机、火车上,人们总是要找我说话,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情绪高昂。
比如,中国人说:“我的房间里有一只蜘蛛,被我用拖鞋拍死了。”而一般美国人会说:“哦,我的上帝,你不会相信的! 我进了我的房间,里面有一个胡瓜蜘蛛! 我拿了一个拖鞋,用我所有的力量开始打蜘蛛,直到打死它! 我还是不敢相信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我已经在美国呆了三个月了。第一个月因为这种闲聊感到十分烦恼,我甚至偶尔会使用“emotional exhibitionism”这种词。但之后就习惯了,甚至开始变得享受起来,特别是当我完成工作并开始旅行的时候。因为这种闲聊也挺好的。我可以问飞机或火车上任意一个陌生人,我们正传递的东西是什么,并由这种方式来了解他们。
5
6
合情合理,是我对美国的评价。对非欧美文化的人来说,合乎情理,是不亚于王朔称赞美国为理想国的溢美之词的。
去年十月中下旬我与家人出游美国16天,自由行东部五城市,纽约→费城→华盛顿→布法罗→波士顿,虽然匆匆忙忙转悠了一圈下来,感触良多。想找一个词来评价美国,还是,合情合理。
来到美国,我们看到的人文街区自然风景,感受到的人文情怀社会关系,都觉得心情舒畅,就应该是这样的,从心底认同,它们是最为自然的呈现。
好,以下具体罗列几样见闻来表达。
第一站,下到纽约的地铁。我不去百度纽约地铁何时建造,又为何没有升级怎样的。我只说我眼前当下的现实影像,它让你领悟到什么。你应该怎样去共鸣纽约的心灵,体验到纽约的思考自持。
7
十年前刚到美国时,确实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冲击。有些后来慢慢适应了,还有一些迄今仍然看不惯,并且经过同欧洲朋友的交流、以及对美国社会与历史的深入学习之后,发现这些文化冲突的原因,并不在于我是中国人、适应不了“西方”文化,而在于某些事情实在太有“美国特色”、连同属西方的欧洲人也看不惯。
在这些“美国特色”中,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城市建设中的无所不在的公共交通不发达(纽约市的地铁网络倒是很密集,但年久失修;中部城市就基本只有寥寥几条公交线路,而且半小时一小时才来一班)、种族社区隔离(城郊及公交不到的富人区基本是白人、内城贫困社区基本是黑人或其它有色人种)、生活区与商业区隔离(平时想吃个宵夜都找不到地方)、道路设计过分从机动车需求出发而对行人及自行车不友好(常常走着走着就没有了人行道)。一开始还以为这是“发达国家”特色,后来才发现欧洲并非如此;而美国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又是来自历史上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种族主义作祟。我正在撰写相关文章,现摘录如下:
……
新政的住房政策同样对后世种族关系影响至深。对于这段历史,加州伯克利大学法学教授罗瑟斯坦(Richard Rothstein)在其新著《法律的肤色》(The Color of Law: A Forgotten History of How Our Government Segregated America (2017))的相关章节中梳理尤详。
概而言之,在新政以前,美国房地产业的通行规则是购房首付必须达到一半以上、剩余按揭部分采取高息贷款且必须在五到七年内偿清,这样的要求足以令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其中城市中产与劳工阶层的住房拥有率尤为低下。罗斯福上台后,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理念,先后成立“房主贷款公司”(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 HOLC)与联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 FHA),由政府出面为购房者担保,延长按揭年限、降低首付比例与房贷利息,大幅提高了美国民众的自有住房率,令城郊中产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美涌现。截至1950年,全美大约一半的住房按揭均经由FHA(以及退伍军人事务局)担保;从1934年到1972年,FHA直接帮助将近1100万户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帮助另外2200万户家庭修缮了房屋。
8
9
我个人总共去过两次美国,一次东海岸,一次芝加哥。说一下自己对美国文化的几点感受。
1.美式英语。
我觉得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各有特点,但是在坐地铁的时候,我听不懂地铁司机究竟在说些什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