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为何能够成为“古代雄关”?具体是怎样的?
嘉峪关南为祁连山脉,雪峰如玉,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相峙。关城高踞其间,两侧城墙横穿沙漠,与两山相连,形势险要,雄踞河西,自古为军事要地。
明初收复河西之地,“西抵玉门,北至沙漠,而仍以嘉峪为中外巨防”。洪武五年(1372)筑城置关,后相继增筑关楼、边墙,并筑长达百余里的长城联接关城。五里设烽火台一座,共管理39座,关城与长城、烽火台连成一体,是整个长城防线上的重要据点之一。
关城呈梯形,周长733米,面积3.35万平方米,高11.7米,垛墙高1.7米。城四隅有角楼,东、西城垣开门,对称筑高17米城楼,两门内北侧有马道达城顶,东、西城门外环筑瓮城。西面城垣凸出,中间开门,门额刻“嘉峪关”三字。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以西5公里处。它是明代长城西端的第一个重要关口,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
嘉峪关是明代长城的最西端,可以说是长城的西端起点。
长城从嘉峪关开始,绵延数千公里至山海关,紧靠大海。
嘉峪关自身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两翼都是沙漠戈壁。穿过河西走廊中部的唯一道路是嘉峪关。
这是一个宽约15公里的峡谷,由嘉峪关的整体防御系统守卫。
东、西、南、北和东北共有66个桥墩和桥台。地形自然,攻防兼备。它与附近的长城、城楼、战壕、烽火台等设施形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正如史料《秦边简》所记载:“始有水,后有建筑;有建筑,后有长城;建长城,后有长城。”自明朝以来,成千上万的士兵长期驻扎在嘉峪关。离开嘉峪关的
是古代西部地区,基本上是游牧民族。当时,西部地区非常混乱,游牧民族几乎不停地相互争斗。
在那种环境下,丛林法则就是丛林法则。没有正义或公理。
胜利者可以随意杀死和羞辱失败者及其家人。这些胜利者迟早会成为失败者,不会有游牧民族永远繁荣。如果
失败,他们将被杀害,他们的妻子和女儿将被抢劫,成为他人的妾,甚至是性欲工具和生育工具,他们的儿子将成为奴隶。因此,文明和野蛮之间有一道小小的屏障。
当时,西域汉人基本上是商人、僧侣、使节和探险家的渠道。进出嘉峪关的人将从一座高塔下经过。
清同治末年左宗棠进驻苏州时,修缮了关隘的墙壁和建筑,并亲自写了一块题为“世上最强大的关隘”的牌匾来悬挂关隘。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明朝初期,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由于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是必经之地。嘉峪关建成后,便成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构成了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大漠戈壁,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早已销声匿迹。只有从历史中走来的这座天下雄关,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吟唱着民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