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战国时期的士人苏秦有远大的抱负宏图大志,在四处碰壁和遭家人嫌弃时得到了燕昭王的赏识重用,为感激燕昭王的知遇之恩,苏秦经历了长达十六年的间人人生,奔波于劳顿于列国之间,曾经地位显赫,经历九死一生,无论何种境遇不改初心为燕昭王报齐国蹂躏之仇。历经十六年终成大业,虽然业成身亡,但他以一人之力影响了一个大国的命运。这就是以士的弘毅完成了道远而重的大任。

(网络图片)

这种“以行治国”的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曾子之所以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发自内心的抱负,是因为他与“以善治国”的思想密不可分。

作为一名学者,他应该有为国家和人民分担忧患和责任的精神,虽然道路遥远但是,只要我们大家都采取行动,树立必胜的信心,树立远大的志向,那么强国富民不是梦想,而是可以实现的。

把这句话作为“仁政”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更合适。然而,作为我们每个人的志向,这并不一定是为了强国富民。也许我们不想为国家而战,让人民富裕起来。但是,无论我们做什么,只要是正确的,都是对社会有益的,客观上是我们对强国富民的贡献。

作者不赞成这种“善治”的“仁政”理论,但我同意这句话,它符合人们为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曾子这句话是为了表达一个学者必须有毅力的志向和为之奋斗一生的思想准备。然而,我们也可以把这句话中的“学者”一词理解为,所有人都应该有毅力,清楚地实现他们美好的理想,知道实现梦想的距离和重要性。

要达到或实现“一个学者必须坚定,任重道远”的要求,我们不仅要顺其自然,还要为之奋斗

这句话具有极大的鼓舞斗志的作用,立大志,弘大义,担重任,奋终生,并且在困难中磨炼意志,不怕苦,不怕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论语中的人更强调个人在前进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个人要担重任,同时在此过程中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为理想奋斗终生!孟子忧患篇则重点强调的是个人要在困境中明白,所有的磨难是“天降大任”的预兆,要懂得坚持,略有安于现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