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你知道清明节有多感人的来历吗?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饥困交迫,再也站不起来了。随臣介子推暗之从自己大腿上割肉煮,让公子喝了,救了重耳。

十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文公重赏了当初伴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悄悄隐居到了绵山。

文公听说后,亲自率文武百官前去,介子推躲在绵山里就是不出来。有人献计,三面放火留一方逼他出来。文公依计令人在绵山三面点上可火,可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

火熄后,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烧死在一棵柳树下,在树洞里发现一封点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文公率臣上山祭奠介子推,发现烧死的那棵柳树又复活了,就封它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就是清明节的来历,一个感人的故事。

清明节不仅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应该说更多的是感恩的节日。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泣血丹心,忠诚为君。“寒食节”因这个历史事实而来,寒食节的后两天即为清明节。在这个日子里失去至亲的人在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