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为什么只有中国有熊猫?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 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

  • 据已发现的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距今400万年前的被称为“始熊猫”的化石是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地质时代属上新世末。如果“始熊猫”被认为是中国大地上的第一只大熊猫,则大熊猫比中国土地上人类出现还要早。

  •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2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生活中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大熊猫 ,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属的一种哺乳动物(注:大熊猫科属分类以CITES和IUCN为标准),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3

    这个问题,要有一个进化时间和分布区域的概念。

    从进化上看,大熊猫的祖先是一类由拟熊类演变而来的以食肉为主的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有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650万年前,也就是距第四纪大冰期还有400万年,在中华大地上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陆续的发现揭示了大熊猫分布于北自黄河流域,南至越南、缅甸北部的广阔区域。在欧洲,发现由始熊猫演化的一个旁枝叫葛氏郊熊猫(Agriarcros goaci),分布于匈牙利和法国等地。

    那为什么欧洲的大熊猫灭绝了并且在我国的大熊猫活动区域大为缩小了呢?

    这还得从第四纪大冰期说起.第四纪大冰期始于距今250万年前(现在属于第四纪冰期的间冰期),地球大部分经历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以及一个冰后期。在这期间,和大熊猫祖先一起生活的猛犸象、剑齿虎和披毛犀等都灭绝了;大熊猫在欧洲的祖先也灭绝了。在东亚,大熊猫祖先的活动范围则大大缩小,有一处天然的庇护所使得大熊猫幸免于难。这就是岷山和大小凉山。在这里由于北边横亘着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大巴山,阻挡着北方的寒流;同时,秦岭南麓截留着来自东南的暖湿气流。大熊猫在这里幸存,并且在长期的演化长河中,本是肉食的熊猫的食物变成了主要依赖容易寻找到的竹叶,并且变成杂食性,大熊猫的体型也有所增大。

    4

    大约在中新世晚期距今约8-9百万年时,始熊猫开始在地球上出现。随后,在更新世早期,开始出现大熊猫小种,其化石发现于广西柳城、广东罗定、四川巫山县、陕西洋县和云南元谋等地。到了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发展到全盛时期,大熊猫巴氏亚种出现,并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和西北十六个省市――北京周口店、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国外越南和缅甸北部。

    因此,从现存的大熊猫化石记录来看,今天的大熊猫这个物种应该是东亚-东南亚特有的物种

    【先祖始熊猫时代】

    这种从早期的熊演化而来的物种,从800多万年前就出现在东亚,更具体地说是今天的云南禄丰-元谋一代,当然巧合的是,200多万年前这地方还有元谋古猿存在,看来这地方当年应该是个温暖宜居的天堂。当然,始熊猫也不是仅仅东亚才有,它的旁支“葛氏郊熊猫”(agriarcros goaci),曾经分布于今天欧洲的匈牙利和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中新世末期即灭绝(原因嘛,大家都知道的冰河时期,那时候欧洲全数被冰雪覆盖,葛氏郊熊猫连躲都没处躲啊)。

    5

    熊猫这一物种,是对进化论赤裸裸的讽刺。由高等级的食肉动物退化到低等级的食草动物,而且还是毫无营养的竹子。试问一下能够生长竹林的湿润气候会没有其他小型动物可供熊猫猎食吗?如果真没有肉可以吃,在食物缺乏的时候,狮子老虎是否愿意改成吃素的?

    6

    因为只有在中国演化的大熊猫存活下来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大熊猫在进化的过程中都灭绝了。

    冰川运动曾经覆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为此,动植物的栖息地大为减少,许多物种遭到灭顶之灾。而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了寒流南下,岷山和大小凉山一带气候温暖而湿润,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几百万年前曾繁衍兴旺的大熊猫得以在这里幸存。秦岭阻挡了北方的寒流,东南暖湿气流使得秦岭南坡得天独厚,为一些史前物种提供了藏身之地,秦岭大熊猫也是幸存者,尽管现在它们的数量已经寥寥无几。

    大熊猫本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在肉食短缺、面临灭绝之时,它不得不选择并逐渐适应了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竹子。

    在动物进化史上,大熊猫是佼佼者,在生存竞争中,大熊猫是成功者。   

    据已发现的化石研究分析,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个体犹如一只较肥胖的狐狸。

    7

    因为中国是上天庇佑的地方呀

    8

    原因非常简单,五、六、七十年代送出去的几十只熊猫,都没有留下后代……

    这才是熊猫只有中国有的原因。

    熊猫本身就很难生育,男女发情期不一样,刚出生小崽子只有老鼠大。

    所以在80年代之前,熊猫的繁殖是非常难的,特别是不形成种群的情况更难。而大多数动物园都只有一对,所以基本都没有后代,就算有也养不活。

    那时候中国好面子,给各个友好国家敞开了送,所以那些国家也没把熊猫当多大点事,反正死了再要一个。

    9

    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地方,不允许有这么萌的物种存在!

    10

    这是由于中国的特殊地形决定的. 有专家认为:冰川运动曾经覆盖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为此,动植物的栖息地大为减少,许多物种遭到灭顶之灾。而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大巴山阻挡了寒流南下,岷山和大小凉山一带气候温暖而湿润,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几百万年前曾繁衍兴旺的大熊猫得以在这里幸存。秦岭阻挡了北方的寒流,东南暖湿气流使得秦岭南坡得天独厚,为一些史前物种提供了藏身之地,秦岭大熊猫也是幸存者,尽管现在它们的数量已经寥寥无几。 大熊猫本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在肉食短缺、面临灭绝之时,它不得不选择并逐渐适应了一种四季常青的植物:竹子。   虽然竹子的营养成分极其有限,但对大熊猫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在中国,竹子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大熊猫有着丰富的食物来源,它可以不断地进食以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