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凤阳人士》是最不可思议的一篇...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在吴县这个地方有一个县令,大家都忘了他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为人刚毅,两袖清风,深得百姓的喜爱。

吴县百姓非常敬重城隍,所以每到城隍诞辰时,当地人就用木头做成雕像,再披上锦缎的衣服,放在繁华地方参拜。

因为每年都要如此,所以百姓们每次举行城隍会时,都要大肆敛财,用豪华的车子拉着神像游街,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来纪念城隍。

起初,县令对于此事只是颇为不满,他觉得百姓本就生活不太富裕,又每年这样大肆举行纪念城隍的仪式,实在是大可不必,但这是百姓的个人行为,自己也不太好管,可最近几年,百姓一次比一次收的钱多,举行神会的规模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隍之会已经成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每一次都不曾懈怠。

2

蒲松龄的“吴令”是一个短篇故事,故事虽然很简单,但也说出了人世间的一些道理。

吴县的这位县令,为人刚毅耿直,大家也忘了他叫什么名字。吴县当地敬重城隍神,因此当地人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城隍庙会,耗费很多。

有一天,这位县令在外面正好碰上了做庙会,便询问究竟,人们告诉了他。县令得知做庙会要花费颇多,不禁大怒,指着神像斥责说:“你若是神,如果冥顽不灵,就是糊涂昏庸的鬼,不值得人们供奉你,如你有灵,就应该知道爱惜民力,怎么拿这些无益的花费,来耗费民脂民膏呢”!骂完,命人把神像拉倒在地,打了二十板子。从此,当地的民众对城隍也就少了很多敬畏之心。

县令虽然为官清正无私,但是有些贪玩。一年之后的一天他在官衙中爬梯子掏屋檐下的鸟窝,失足掉了下来,摔断了大腿,不久就死了。事后,人们经常听到城隍庙中传出县令愤怒的吵嚷声,似乎在和城隍神争执,连续几天也没停止。吴县的人不忘记县令的恩德,聚集到城隍庙里为他们调解,却没有多大效果。只得另建了一个祠堂,供奉县令,争执声才消失了。县令的祠堂也称城隍庙,春秋按时祭祀,较原来的城隍神更加灵验。吴县至今还有两个城隍。

做为我们来说,站在现在的角度来来看这个故事,荒诞故事的背后确也有些事情需要我们体会。

3

先说故事:

吴县中,有一位县令。大家忘记了他,叫什么名字。但他为官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吴县人,最敬重的是城隍神,所以人们用木头,雕刻成城隍的样子,而且给他穿上了华丽的服装,把城隍神装扮的像活人一般。每年到了城隍神的生日时,人们都会用大量的钱财,举办神节,用高贵的车子,拉着神像,在大街上展览着。

用五颜六色的旗子和各种神圣的仪式,一路上高歌城隍上的功德。场面非常壮观和热闹。看热闹的人,也挤满了大街小巷。久而久之,这种方式,就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人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县令外出时,刚好碰上了一年一度的城隍会。便命令游行的队伍停下来,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告诉他具体的情况。当县令得知,做这样一个神会,会用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便非常愤怒地,指着神像大骂道:“你是管着一个县的城隍之神,如此冥顽不灵,真的不值得人们这样崇拜你,就普通昏庸无能的鬼,是一样的;如果你的有灵,就应该爱民如子,怎么会拿人们的辛苦钱,来装饰你自己的高贵!”

骂完之后,又命人把城隍神像弄倒在地,拿着鞭子,打了二十鞭子。从此之后,再也没人举办这种神会了。

4

蒲松龄这篇《吴令》的短文确实充满了讽剌,但还有更深的含意,想必大家读后都会心领神会。

把《吴令》翻译成白话文,梗概如下:

吴县老百姓都信奉城隍,每年城隍过生日,都要花费巨资大操大办地举行祭祀活动。年年如此,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俗。

吴县的县令是个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的好官儿,他对这种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耗费民财的现象深恶痛绝。这一年,他在街头遇到了抬着城隍神像游行祭祀的队伍,想到这正是个拨乱反正的好机会,便指使手下把神像拉倒,痛打二十大板,并且发表讲话,号召百姓别干这些劳民伤财的傻事,别说城隍不能为大家办什么好事,既便能办,也不可能愿意耗费民众的血汗钱来做这种形式上的无用功。

百姓觉得,县令说的有道理,确实是发自肺腑的为大家着想,便废除了这种陈旧腐朽的封建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