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正文

小康生活的标准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日期:2023-4-80 次浏览

1

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制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从1981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从此,“小康”,一词了国人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那么,什么是中国的小康水平呢,什么是小康标准呢? 概括地说。小康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水平出发,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的小康标准进行了科学地制定。其主要内容包括; (1)1990年价格计算,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为2500元(按 1980年价格和汇率计算,人均国民(内)生产总值跨过900美元)。 (2)按1990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元。 (3)根据小康阶段的生活要求,结合现实的生活条件,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定为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有显著提高。农村要着力提高住房质量,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15平方米。 (4)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2克。 (5)城市居民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8平方米,同时提高路面标准和质量;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达到85%以上。 (6)成人识字率达到90%,超过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80%的现代化标准;青壮年文盲基本扫除。 (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达到 16%。 (8)森林覆盖率达到15.9%。 (9)农村安全卫生饮用水普及率达到85%。 (10)每千人拥有病床数达3张. 现在的小康标准是是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全面小康。上世纪末我们实现的小康是一个总体小康,也就是说从80年到2000年,我们的GDP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那个小康主要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所以又称上世纪末的小康为总体小康,实现GDP翻两番的基础上,我们的社会发展还很不均衡,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都很大,所以十六大又提出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经济指标是到3千美元,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社会和谐等内容的要求,跟总体小康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上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现在我们要实现的是全面小康。

2

什么是小康生活?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小康生活,我记得在此之前邓小平先生提出来过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就是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含义一般包括三种意思,第一就是物质生活情况,主要是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说从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以及交通、等各种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的状况就是说我们平时居住的时候空气是否清新,在出门时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我们喝的水,以及户外的各种环境是否合格,是否达到标准。还有一个就是社会环境,主要的内容就是我们社会的秩序以及社会法律所涉及的范围是否全面,社会的各种道德,以及人们的各种风俗习惯,还有就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

第三是计算小康的进程。小康社会是我们之前国家提出的2020年要达到小康标准的全部的一个目标,到现在的2020已经达到了脱贫不脱政策。全社会的目标就是小康社会,我们只有达到小康社会的一定程度,才可以达到我们个人的小康生活。小康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本质是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只有在社会达到了一定的小康全面大方向,达到了我们想要的标准以后作为个人来说才能达到小康生活。

小康生活的标准就是让我们所有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甚至是包括我们五官所能感受到的方面,都是在以一定的质量标准之上的,一定是在处于享受阶段的,所以就是这样的小康生活的标准 。

3

深圳小康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2000年底,我国人均 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 GDP将超过6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5

小康生活水平是人均什么标准

怎样才算达到小康

6

小康生活是什么标准

小康是相对贫困和富裕而言的,在国内比较,一般指收入达到当前的中等偏上水平。与国际比较,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偏下水平。小康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

从宏观角度看,小康是指小康社会,因为如果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不到小康社会,就不可能有小康生活。因此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能较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应包括经济、社会、科技、政治、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教育及环境诸方面。

扩展资料:

小康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初见于中国西汉《礼记·礼运》,郑玄注:“康,安也。”是古代儒家提出的以礼治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一般特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

近代,维新派代表康有为也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为价值取向提出了“升平世”的理想社会模式。

现代,中国共产党以小康作为近期目标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初步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之后,第二步战略目标就是在2000年实现小康。邓小平于1979年根据当时的情况将小康目标具体化为在2000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康(生活水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以上是关于小康生活的标准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