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正文

烛光里的微笑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日期:2022-5-30 次浏览

【第1篇】

“蜡炬成灰泪始干,衣带渐宽终不悔……“,身为一名教育者,我知道许多描述教师的语句,但从未有过心灵的震撼。观看了《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后,我被深深感动了。这才是一位合格的、用心的教育者,这也是我们当今社会缺少的一股子一精一神。

王老师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有着为教育奉献一切的执着;她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决心;她有着一心只为孩子的忘我一精一神,她用自己最真挚、最炙热的一爱一温一暖着孩子的心灵,也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王双铃老师接到一个班,这并不是一个优秀之班。但她没有推辞、怨言,而是默默地用她那炙热的一爱一温一暖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她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那位经常上学迟到而沉默无言的女学生,在她的热情关怀、帮助下,终于振作起来了,使她有了进步,重新有了欢乐。

那位在父母赌一博的影响之下,走上邪路的孩子,在这位不辞辛劳的园丁帮助、启示下重新成长起来。

也许你会说这多么平凡,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极大的鼓励,弥足的珍贵。这是这些孩子人生的起航点。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后一代的健康成长,王老师却把自己置之度外。人的生命仅有一次,为了事业,为了孩子们,终于过度劳累及病魔的无情,让她倒下了,她的一生,就是这样默默的、默默的奉献给了她热一爱一的教育事业与学生们。

在一片摇曳的烛光里,映出了老师的笑脸、学生的泪眼,这片烛光给人们的感觉一温一暖而痛楚。她用心地改变了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一温一暖,让他们感受着在天使的翅膀下的那种一温一馨,带着他们走上充满希望的人生之路,她是一个称职的灵魂工程师,她用她的心她的身,她的血肉都融入了这个她喜一爱一的工作中去了,而她的孩子们,一直都深一爱一着这个“一妈一妈一”。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王老师的伟大,被深深的感动。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她,做到了。同样身为人师,我将顺着这条轨迹继续前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第2篇】

在4月份的新教师活动中,我再一次观看了《烛光里的微笑》这一部电一影,从学生到教师,我又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

还 记得第一次观看《烛光里的微笑》,我还 是一名小学生,对于老师的理解还 是那么懵懂。如今当我成长为一名教师,再次观看这部电一影,心里产生了很多共鸣,电一影里的情节是那么熟悉,那一件又一件烦心事是每个教师必然的经历。

电一影里的孩子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那么一爱一他们的老师。王老师拖着体弱的身一体,为了班级里的孩子走遍大街小巷,只为用一爱一心去感化一个又一个幼小的心灵。王老师也是幸运的,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孩子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爱一,懂得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生活。但电一影是艺术的,它以王老师的逝去为结尾,给人以更多的思考和启迪。这让我不禁想起我们身边的榜样,徐其军老师。当我正是踏上工作岗位不久,魏主任就布置给了我们一个任务,学一习一徐老师的事迹。当时并未多想,现在想来,反而能感受其中的用意。电一影里的王老师是那么完美,离我们似乎很远。而徐老师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证明作为教师的尊严。也许我们无法像电一影里的王老师一样,做一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教师,但至少我们可以向徐其军老师学一习一,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用一爱一去感化一个又一个幼小的心灵。

电一影里的王老师工作20几年,都在教“差班”、“乱班”,但她却毫无怨言,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着。想想现在的我们,虽然时常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用心处理都是可以解决的。虽然时代在变,但是孩子的童心不会变。认真地去一爱一孩子,孩子自然会感受到,同样也会回报给你一爱一。

多少年过去了,当我看着这部有些发花的影片时,心里依然会泛起阵阵涟漪,因为即使岁月会改变很多,但唯一改变不了的就是——一爱一。只要心中有一爱一,教育便不再是难题。

【第3篇】

噙着泪花看完《烛光里的微笑》,影片主人公——小学教师王双玲默默奉献的一精一神和崇高的师德感人至深。一种圣洁的高尚感震撼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堪称是一部神情的“教师之歌”,讴歌了人民教师以生命烛光燃一烧自己,把全部一爱一献给孩子。编导成功地把普通平凡的生活提炼为一种质朴的艺术美。扮演女主人公的演员宋晓英表演得也很出色,质朴、自然,毫无雕琢的痕迹,着力挖掘王双玲无私宽阔的胸怀和充实富有的内心世界,于平淡中见深邃。王双玲以瘦弱的身躯支撑着自己所钟一爱一的繁忙疲累的塑造孩子心智的事业,宋晓英将这种柔中有刚的一精一神气质传神地溢流于外,她在课堂上、家访中,在处理学生发生的意外事故时,神采飞扬,极有主见,坚定果断。可是一进家门,身一体就像散了架似的,常常一习一惯地靠在一床一上,闭目养神,心力一交一瘁之情难以掩饰,有时甚至还 会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可再也不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在外一条龙,在家一条虫”的心态反差表现像惟妙惟肖。

王双玲是一位极普通而平凡的教师,在她身人们看不到到什么惊人的壮举,她甘当“孩子王”,全身心地在整天和孩子打一交一道的岗位上,创造着难能可贵的业绩,于平凡中显示了非凡。她为了自己心一爱一的事业和心一爱一的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毅然接下了谁也不愿接的乱班,甚至不惜损伤恩一爱一夫妻之间的感情,自己不要孩子而将母一爱一给予所有学生。为了让孩子略领大自然的风采,带着心脏一病跟学生一起郊游,以致心脏一病发作献出了年仅40的宝贵生命。尽管王双玲生前没有得到什么荣誉称号和奖励,那被她以真诚的感情和一爱一心感化的孩子一妈一们满怀深情为她举行了追悼会,不是对她最大的安慰和最高的奖赏吗?每个学生的课桌上点燃了白蜡烛,少男少女仍象过去一样重一温一着王老师每一缕微笑、每句课文,全班同学高举蜡烛齐声说:“王老师,我们都是您的孩子!”影片主题到此得到完善和升华,在那一片熠烁的烛光中,在那烛光里微笑深处,一个极普通的小人物的圣洁伟大形象耸立了起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不正是王双玲无私奉献一精一神的写照!

【第4篇】

昨天,我噙着泪水看完了《烛光里的微笑》这部影片,心情无比激动,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影片中的主人公——王双玲老师,是个普通而平凡的小学女教师。她体弱多病,却挑一起全校最差的班级这一重担,用自己的一爱一心去浇灌每一位同学的心田。

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小朋的父母因赌一博被公安局逮捕了。小朋无人照管,渐渐成了不一良少年。这时,王老师没有歧视和嫌弃他,而是向小朋伸出了一温一暖的手,热情地把他领进了自己的家门。王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照料他,思想上开导他,用她那春风细雨般的一爱一心去滋润抚一慰着小朋受伤的心灵。经过王老师细心地照料和耐心地开导,小苗返青了,开始茁一壮成长了,小朋也由后进转为先进。可是,默默付出了许多的王老师却病倒了。

影片看完了,可是,王老师的高大形象不时在我的脑海里闪现。王老师多像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红蜡烛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像王双玲这样的好老师。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有一个多星期都不能到学校上课,我们全家都为我的学一习一成绩担心。可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等我病好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几位老师都热情地利用下班时间,帮我补一习一落下的功课。结果,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还 提高了不少。我当时内心非常感动,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老师是多么的崇高,多么的无私啊!他们为了我们能健康茁一壮地成长付出了多少一精一力和心血啊!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继续浏览有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