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理解技巧之提高兴趣

日期:2024-6-140 次浏览

基于综合性学习,将语文学习的“触须”伸向自然、社会。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开阔视野。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从相关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能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报告,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等展示成果。

根据有些教师轻视综合性学习的情况,我们课题实验教师认真研究,积极带动,写出了许多可行性活动教案。

例如,有的实验老师在了解到学生对“为本地人物立传”不感兴趣后,认真研究与其它老师共同探讨出一套活动方案。在明确活动意义目的后,先要求学生查找与自己同姓或喜欢敬仰的当地名人的相关资料(可从图书馆查阅,也可调查访问乡村老人)。接着根据调查结果写出介绍性人物传记,并谈出对人物的看法。结束后收集学生习作,结集成册,在班内交流评比。

生活处处皆语文。本课题实验本着科学性、实效性原则,首先以教材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走向现实生活,改变学生囚于校园困于教材的状况。其次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入手,树立大语文观,极力拓展语文教与学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课题实验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有如下优势:

1、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创造,满足教师的教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使学校教研气氛浓厚。

课题实验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有机会能动地进行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内容,在课堂组织引导上发挥聪明才智,用活教材,巧用教材;在平时语文活动中制定了一个个新颖实用的可行性活动方案。同时在实验中也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使教师乐于研讨,乐于教学创新,短短几年来硕果累累,写了大量体会,发表了高质量的论文,由此学校教研气氛空前高涨。

2、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深化。

课题实验改变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转而注重实践,强调培养学习兴趣,为自主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新教材设计的开放性练习,教师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都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应用语文,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更使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得到贯彻深化。

3、有利于语文学科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渗透。

分科教学并非意味着各学科之间“井水不犯河水”,课题实验改变“纯语文”教学的现状,在促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自然社会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将各学科知识自然有机融合,打开了学科间的壁垒,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渗透。

总结:传统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思维。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只满足于机械训练,靠经验教学,不要教研教改,导致能动性应变能力差,学校教研气氛淡薄。

继续浏览有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