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赏析《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又名《江月令》、《步虚词》、《壶天晓》、《白苹香》
等。秋收起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毛泽东在湖南省东北部和江西省西北部领导农民、工人和一部分北伐军,成立一支工农革命军。9月9日起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举行武装起义,遭到敌人围击。10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旗号:旗帜上的标志。潇湘:借潇水和湘水来指湖南。霹雳:雷之急击为霹雳。枚乘《七发》:“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因以喻威震如雷霆。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7年秋收起义后几天,当时革命正处在异常艰苦的关头。大革命因蒋介石的血腥屠杀遭惨败后,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出席会议并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的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武装起义。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回湖南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设三个团,于1927年9月9日举行了武装起义,点燃了秋收起义暴动的革命烈火。
【赏析】
本词高度概括了秋收起义的情况,揭示了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抒发了对工农革命武装的赞扬之情。
上阕,写秋收起义的行动。分两层:
第一层:“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十分通俗地写出起义军的名称和旗帜,明白晓畅地反映了这支工农革命军起义的声势浩荡的场面。
第二层:“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写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和路线。“不停留”传神地写出了军情紧急,士气激昂,兵贵神速,力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暴动。用“匡庐”、“潇湘”这两处当地的名山名水代指地名,更富有诗情画意。一个“直”字体现了工农革命军坚决的态度,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
下阕,写起义的根本原因和声势。分两层:
第一层:“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揭示出农民暴动的根本原因和正义性。“重重”,反映压迫之深;“个个”,强调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普遍性。
第二层:“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写出了起义的时间和声势。“秋收时节”,交代了季节,含有9月9日重阳节之意。“暮云愁”写出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氛围。用一个“愁”字作谓语,加以拟人化,突现了氛围的凝重、激越和悲壮。饱受痛苦的农民和工人实在忍受不住了,怀着数千年做牛做马的旧恨和对蒋介石、汪精卫大屠杀的新仇,必然产生“霹雳一声暴动”的结果。“霹雳一声”承“暮云愁”而来,黑密的阴云,饱含着雨滴,必然要产生巨大的雷鸣,这就是暴风雨的前奏曲。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明白晓畅、平中见奇。词句人人皆懂,十分通俗,很符合工农战士的口吻,但”平”中见“奇”,词句越读越有滋味;另外采用了口语化的典故,如“匡庐”一词,使人联想到古代商、周间有个匡俗的人,在庐山盖了房舍,所以后人称为“庐山”,比直呼庐山更有丰富的内涵。“同仇”来源于《诗经》:“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霹雳”来源于《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这样,少孺皆懂,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