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洋洋蒸馒头
“丁零零——”清晨,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响起,原来是奶奶邀请我们回去蒸馒头。来到奶奶家,只见宽敞的客厅里显得十分拥挤:来了很多人,比大年三十吃年夜饭还要热闹,墙边的长条几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点心馅,地上放着很多筛子、匾。
奶奶一声令下,大家便开始繁忙起来。大人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马不停蹄地忙碌着。他们先把发好的面团反复搓揉,再将面团揉压成细长条,最后扯成一个个小面团。小孩们呢?拿过小面团玩起了面塑,有的捏小兔,有的捏小猪,有的捏小乌龟,最有趣的是小表弟,捏出了个四不像!哈,瞧他的脸上、眉毛上沾满了面粉,成了京剧中的小丑,真滑稽!
很快,白白胖胖、顶上还打着花似褶的小馒头,经大人们的手欢欢喜喜地降临人间了!我禁不住手痒痒的,也跟着做:把小面团揉成圆球,按成碗状,用调羹挖馅放进去,再将“碗”口拢小些,接着一个角一个角地拎起来,想在馒头的顶端捏出褶,做成花形、封上口。可我拎这边,馅就从那边冒出去;把馅按进去,它又从别的地方冒出来,真像个不听话的娃娃!我急了,忙请奶奶帮忙。奶奶笑眯眯地说:“这是馅太多了,应该掏出点来。”一试,嗬!问题果然解决了。看着自己的“作品”,虽然样子有点儿丑,但心里还是挺有成功感的。我趁热打铁,继续“战斗”,于是越包越快,越包越漂亮!
在大家忙着包馒头的时候,爷爷蒸起了馒头。三十分钟后,奶奶把蒸笼盖一掀,热气、香气一下子弥漫在整个房间。大家呼啦一下全围过去,不顾烫手,拿起馒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嗯,好吃!”“嘿,好软!好香!”“比街上买的有味道多了!”大家吃着自家包的馒头,心里乐开了花!
在我们品味馒头的时候,一向诲人不倦的妈妈还不忘她的教师职业,忙着为祖国的“花朵”们普及“馒头文化”:据说馒头是山东人的一大创造,在汉代就有了。还传说,1700多年前,诸葛亮为了祭祀战死的士兵,在肉馅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头模样,放入笼屉蒸熟,这种祭品被称作“馒首”。由于“首”、“头”同义,就把“馒首”称作“馒头”。后来,蒸馒头形象地表示蒸发,与“真发”谐音,象征来年的日子会蒸蒸日上。
在说笑之间,一笼笼馒头、团子欢快出“笼”,盛满了大大小小的盆,铺满了所有的筛子与匾。
夕阳西下,大家拎着装满馒头、团子的大包小包,带着满心的喜悦与幸福,回各自的小家去了。
那天,我饱了口福又饱了耳福,真是“倍儿爽”呀!如今,年早过了,可馒头的美味仿佛依然留在我嘴里,当天的欢声笑语宛如依然在耳边回响,那充满浓浓年味的大聚会似乎依然呈现在眼前。哦,我那魂牵梦绕、幸福欢乐的中国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