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的葱包桧儿
妈妈说,杭州人的记忆里,葱包桧儿一定是童年的一部分。老街旧巷里,每到夕阳染红斑驳的砖墙,就会有一位老奶奶推着自制的小推车来到巷口,蒲扇一扇,美味就悠悠地弥散开来。放了学的孩子如撒欢的小鹿一路跑来,喘着气儿用稚嫩的声音甜甜的吩咐老奶奶多加点葱,多来点酱。边咽口水边目不转睛地看美食出炉,用脏兮兮的小手迫不及待地接过来,一定是当场开嚼,辣味太呛了便呼呼地哈着气,吃完了就抹抹嘴摸摸肚子心满意得地朝家去了。等到了家才想起来没给钱,赶紧冲回去。卖完了葱包桧儿的老奶奶推着小煤炉正收拾着准备回去,责骂是舍不得的,怜爱地摸摸他的头说声“下次再来”。
葱包桧儿是一种面食小吃,相信大家都吃过。将半根油条对折,用盘子大小的薄面皮卷起来,煎时最好用温热炭火,等铁板嗞嗞作响时刷上菜油,放上葱包桧儿,用铁锹压扁。压的时候往往是踮起脚用全身力气压住,这样才能使葱包桧儿吸油而显得酥脆,按压几秒钟就要换个地方压,中间上一次油,翻两次面,待两面都色泽金黄油光发亮的时候放上几根小葱一起压。等葱的水分干了,与面皮完全粘住时,就用纸包起来,按自己的喜好在有葱的一面刷上甜面酱或者辣酱。
这时的葱包桧儿的味道正香,面皮和油条经过高温煎烤放出浓浓的麦香,中间掺着葱的清香和辣椒的刺激。一口入嘴,酱汁溢出马上就调动起所有的味蕾,经不住再咬下一口。制作精良的葱包桧儿水分适中,既不会因面皮太脆而裂开,也不会因面皮太韧而咬不动。吃的时候也有讲究,要先把葱包桧儿横向对折,将有葱和酱的一面折在里面,这样就不至于把酱碰得满嘴都是,也能让面卷更细些便于入口。咬的时候要用力,最好一口咬断,不能把葱拖出来,这样下一口就享受不到美味的葱了。
“葱包桧儿”的名字着实让外地游客觉得奇怪,可只要一到青翠环抱的岳王庙,你就会明白这个名字的由来了。南宋年间,靖康之耻犹未洗雪,高宗却迁都偏安临安(杭州),迷醉于湖山秀色人间美色。此时的岳飞正驰骋沙场,率领岳家军痛杀敌寇,不想鏖战酣时却遭奸贼谗言,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又因为“莫须有”之罪名被秦桧下了大狱杀了头,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惨死的忠臣岳飞,仿制面人让大奸人永远在火里烤,被人吃,这道小吃也就有了这么一个名——“葱包桧儿”。
江南的烟雨濛绵蕴渺,孕育出杭州人山水画含蓄的性格,他们习惯把情感溶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连表达对一个人的恨,都是那么委婉而深远。于是秦桧这样的丑恶嘴脸就这样每天被千千万万张嘴嚼成碎片,这含蓄的恨,比狂风暴雨更让人切肤刺骨,比蛇毒鸩酒更让人水火摧心。
鲜美可口而意味深长,寻常巷陌却独具匠心,葱包桧儿是地道的民间美食,也是最让人垂涎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