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后感 - 正文

楚汉传奇观后感800字_观后感

日期:0 次浏览

【第1篇】

刘邦能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为什么?历史上刘邦有过一段自我总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吾擒也。”

这个分析是中肯的。刘邦以其志向和个人魅力组织了庞大的刘邦集一团一,又有效整合了这个集一团一的智力、物力、人力,综合战斗力发挥到最大;而项羽因其刚愎自用,成了孤家寡人,实际上是独力与刘邦集一团一对抗。所谓未决而胜负已分,有何悬念?

项羽虽败,却丝毫不影响他在之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获得应有的尊重和赞誉:其24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西楚霸王,30岁自刎乌一江一,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其勇略,中华数千年无出其右者;其铁血柔情,比之刘邦的政治权谋,更有一番令人可一爱一处。他是一个能让勇士誓死追随的统帅,是一个让美一女虞姬自刎以随的男子汉;项羽自刎乌一江一,成就了一个举世无双、悲壮英雄的绚丽形象,使他获得了更多同情。

应该这么说,从政治的角度来讲,刘邦必胜、项羽必败,刘邦是天生的统帅、项羽是天生的将军,两人高下有别;而从人一性一的角度来讲,我们更亲近项羽,也更喜欢他。刘邦以其雄才伟略,驱驰天下豪杰,措天下于衽席之上,打下汉帝国400年基业之基础,可谓千古一帝——但他没有原则,不讲规矩,不守诺言,不讲信义,不重一爱一恨,一精一擅权术,真是“三百步以内,无人愿近前与之为友”;项羽不同,他敢一爱一、敢恨,豪气干云,信义为先,犯其怒者、虽远必诛,受其恩者、虽微必报,哭笑由心、决不虚伪做作,更像是我们出门遇到的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

项羽和刘邦的区别,是一个一性一情之人和一个政治家的区别。

……

话说故事之初,嬴政欲使秦朝“千秋万代”,自称“始皇帝”,可惜二世而亡,诚为可悲——究其根本原因,不是秦朝不强大,而是他把天下人都当成傻子和猪狗。李世民说得好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把天下人当成猪狗,天下人难道就不会把你当成猪狗?

而刘邦呕心沥血、舍生忘死,辛辛苦苦创立大汉王朝,可想过400年后被宦官乱政,最后也要被朝代更替?都说这“富不过三代”,大汉朝毕竟传承了24帝呀!刘邦也应该含笑九泉了吧?

总结一句:无论纵观中国历史,还 是横察欧美列强兴衰史,要想国运长久,还 是必须从文化和制度入手,从根本上和谐社会各阶层之利益,畅通人才上升之通道,整合国民之信仰意志,达成国家一团一结、统一之大同……

【第2篇】

从今年1月中旬,陆陆续续但是一集不拉的看完了《楚汉传奇》,颇有些感触:

小人,在历史上总是能战胜英雄的。平心而论,我不喜欢刘邦,且不论出身之卑微,单就从做人而言,多次背信弃义,无任何诚信。鸿沟结盟,刘项划界而治,项羽依约撤军,回师彭城,刘邦背后偷袭,凭借其杰出的丞相萧何充足的粮草供应,耗死了项羽。攻打齐国时,一边派人和谈,一边韩信大军偷袭。项羽,堂堂大丈夫,死于刘邦这等小人之手,实在令人扼腕。又想起余秋雨写的苏轼黄州突围,同样是受宵小所攻讦,还 有评书中的众多忠良: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莫不如此。

人一性一,复杂至极。书写人一性一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宫闱之间的争风吃醋,吕雉和戚夫人就是一例,糟糠之妻,不敌新欢。最让我难受的是陈平实施的离间计,三人成虎,项羽,受项伯(此人我很不喜欢,项羽的失败,他有“大功劳”,多次胳膊往外拐)、项庄的蛊惑,清除叛徒、内一奸一,竟然要求每个人都咬出一个,看着一个个随着项羽南征北战的大将被清除、被砍头,我的愤怒已经难以压制,当看到亚父范增逐渐被怀疑、被冷落,在风雪之夜伫立在项羽大营而不被接见,最后回归田园,当钟离昧追到时已经死在山巅时,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虽然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导演的安排,虽然我早就知道结局。猜忌:这个潘多拉魔盒中的邪恶之虫,吞噬了多少正义忠良之士。至于刘邦得天下后,杀韩信大将军,杀当年的兄弟,杀当年支持自己的诸侯,比如英布等,这更是小菜了,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也,对这种人一性一的恶,我们早等一习一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一性一格决定命运。项羽天生勇武,每战必冲在第一个,战无不胜,除了最后的一战外,无战败记录,而刘邦正好相反,一直都是被项羽打得屁滚尿流,丢盔弃甲,项羽与章邯之间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名垂青史;项羽与刘邦的彭城之战,以三万人长途奔袭,打败刘邦50万的诸侯联军,打得刘邦心灰意冷,准备老死中一陽一里,幸亏萧何劝阻。还 是刘邦说得好啊“你可以败100次,只要你赢了最后一次”,刘邦已经一习一惯于失败,而项羽不一样,他是战神,他不能容忍失败,哪怕是一次,所以在垓下兵败之时,虽然已经突破重围,虽然自己苦口婆心的劝阻其部下要好好活下去,但他自己,却是不能接受,自刎乌一江一,留下千年的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一江一东。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秦始皇想长生不死,多次派徐福出海求仙,宫中更是炼丹不懈,终于中毒而死;项羽推翻暴秦,不效仿秦一统天下,却要回家,说胜利不返乡,尤如衣锦而夜行,要回到周朝,大封诸侯,给自己封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西楚霸王,不当天子,统一了天下却不愿拥有天下,回到功守都不利的彭城,真真令人不可思议,无比可惜;还 有,他攻下了数不胜数的城市,但是却攻而不取,攻下后一番杀戮,扬长而去,而刘邦由于拥有萧何,得一城就出榜安民,拉拢民心,刘邦虽然已经封汉王,但是却不甘于关中,终于逐鹿中原,将自己的汉王变成了大汉王朝。在这一点上,项羽败在了起跑线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走向失败。而刘邦所谓的王道和霸道,不过是大棒和一胡一萝卜政策的翻版,不过是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注脚而已。

识人用人,是决定一个领导成败的关键。刘邦自己都承认:勇武不及项羽,谋略不及张良,领兵不及韩信,治国不及萧何,却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帝国,究其原因,在于识人和用人,扬长避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许以高官厚禄,善于收买人心,所以,每每在生死存亡之际,都有死士愿意为他去死,比如纪信、比如周荐、比如卢绾。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继续浏览有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