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学案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是指诗人通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的形象。
二、诗歌形象分类
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种:诗中的“我”形象,也指诗人自己;诗中的其他人物形象。
给下列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1、《梦游》中傲岸的李白。( )
2、《孔雀东南飞》中的兰芝。( )
3、“出师未……”中的诸葛亮。( )
4、《陌上桑》中的罗敷。( )
5、“万里悲秋常做客……中集中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悲的杜甫。( )
6、“羽扇纶巾……”中的周瑜。( )
7、《雨霖铃》中“我”这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
三、提问方式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四、课堂实例
1、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析: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答:全诗塑造了一个对黑暗现实不满、孤傲清高的诗人形象。||“众鸟”和“孤云”隐喻随波逐流的世人俗流,与诗人的岿然“独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只有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越是写山的“有情”,越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写出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析: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梁州。在那戍守边关的日子如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来,只留下这尘风色暗的貂裘。胡人还没有消灭,我的鬓发早已斑白,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下来。这一生谁会料到我心在抗战前线,人却在沧洲慢慢老去。
答: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1、答题步骤:
2、答题套路:
3、高考链接:
1、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2、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简析诗中所塑造的形象。(5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微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