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答翁学士书 阅读附答案

日期:2022-5-70 次浏览

答翁学士书

(清)姚鼐

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敢忘。虽然,鼐闻今天下之善射者,其法曰:平肩臂,正脰①,腰以上直,腰以下反勾磬折,支左诎右;其释矢也,身如槁木。苟非是,不可以射。师弟子相授受,皆若此而已。及至索伦②蒙古人之射,倾首,欹肩,偻背,发则口目皆动,见者莫不笑之。然而索伦蒙古之射远贯深而命中,世之射者,常不逮也。然则射非有定法亦明矣。

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恶。诗文,皆技也,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文字者,犹人之言语也。有气③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无气则积字焉而已。意与气相御而为辞,然后有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反复进退之态,彩色之华。故声色之美,因乎意与气而时变者也。是安得有定法哉?

自汉、魏、晋、唐、宋、齐、梁、陈、隋、唐、赵宋、元、明及今日,能为诗者殆数千人,而最工者数十人。此数十人,其体制固不同,所同者,意与气足主乎辞而已。人情执其学所从入者为是,而以人之学皆非也;及易人而观之,则亦然。譬之知击棹者欲废车,知操辔者欲废舟,不知其不可也。鼐诚不工于诗,然为之数十年矣。至京师,见诸才贤之作不同,夫亦各有所善也。就其常相见者五六人,皆鼐所欲取其善以为师者。虽然,使鼐舍其平生而惟一人之法,则鼐尚未知所适从也。

承先生吐胸臆相教,而鼐深蓄所怀而不以陈,是欺也,窃所不敢。故卒布其愚,伏惟谅察。(取材于《姚鼐文选》)

【注释】

①脰(du豆):颈,脖子。

②索伦:地名。

③气:是古代文论术语,多指作者的才能、气质及由此形成的作品的风格等。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与非相爱深一句中相字意思相同的是(3分)

A. 昨相见承教

B. 师弟子相授受

C. 就其常相见者五六人

D. 承先生吐胸臆相教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及至索伦蒙古人之射 B.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恶

技之精者必近道 能为诗者殆数千人,而最工者数十人

C. 勉以为文之法 D.使鼐舍其平生而惟一人之法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腰以下反勾磬折,支左诎右

腰以下像石磬一样向后弯曲,左腿支撑,右腿弯曲

B. 故声色之美,因乎意与气而时变者也

所以声韵音色的美,都是适应文意和文气而随时变化的

C. 其体制固不同,所同者,意与气足主乎辞而已

他们身体条件固然不相同,所相同的是诗文的意和气能足以统帅文辞罢了。

D. 故卒布其愚,伏惟谅察。

所以最终把我的愚见陈述出来,请您谅解体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时书信中惯用礼貌用语,表示敬意。如几下就是表示自己的信只能谨致于对方的案几之下。

B.作者认为有了意 和气做主宰,诗文才能挥洒自如。历史上优秀诗文意必善、气必充盈。

C.作者反对一成不变的所谓文法,主张因乎意与气而时变 。在学习他人时应该取其善为师,而不主张拘泥于一家之法。

D.结尾部分照应了文章的开头,作者再一次对前辈的教诲表示感谢的同时,还表达了定会按前辈的教导去做的决心。

13.请把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 分)

原文:然而索伦蒙古之射远贯深而命中,世之射者,常不逮也。然则射非有定法亦明矣。

14.请分别筛选出文中的两个谦辞和两个敬辞。(2分)

①谦词: 、 ②敬词: 、

参考答案

15.善用形象生动的事例来说理是本篇书信的重要特色,这有助于观点的阐释。请指出文章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中分别用哪个事例来论证的,并概括出所论证的观点是什么。(4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9.(3分) D.【解析:题干与D的相表示动作偏向一方,此两处指我。 A项B项 C项的相均为互相、相互。】

10.(3分)A.【解析:选项A都是取独作用;B选项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表转折;C选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是连词,表承接;D选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指代自己,第二个副词,表揣测语气】

11.(3分)C.【解析:他们的诗文格局、体例固然各不相同,所相同的地方,不过是意和气能足以统帅文辞罢了。】

12.(3分)D.【解析:还表达了定会按前辈的教导去做的决心与文意不符。】

13.(3分)【参考译文:然而索伦人、蒙古人却射得远、射得深、射得准(1分),世上射箭的人,往往比不上(1分)。那么,射箭没有固定的法规,也就很明白了(1分)。】

14.(2分)①谦词: 窃、愚 ②敬词:再拜、谨、承、伏惟(答出 几下不给分)

15.(4分)【答案示例:(1)(2分)以射箭这一事例,通过叙述射箭没有定法来论证为文也应该是没有定法。

(2)(2分)以知击棹者欲废车,知操辔者欲废舟,不知其不可也的例子来强调学习古人应取其善以为师,而不主张拘泥于一人之法的观点。】

【参考译文】

我恭敬的给覃溪先生您写信(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应是信件开头的敬辞)。昨天相见,承蒙您的教诲,用作文章的方法勉励我;今早起来又收到你亲手写来的信,鼓励帮助更加周到,若不是非常爱护我,希望我在不足之处得到长进,怎么会这样做呢?我确实感激厚望,不敢忘怀。虽然如此,但我听说现在天下擅长于射箭的人,他们的方法是:肩膀放平,脖子摆正,腰以上挺直,腰以下像石磬一样向后弯曲,左腿支撑,右腿弯曲;将箭发射出去的时候,身体一动不动像枯槁的树干一样。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射箭。老师弟子之间递相传授,都是这样而已。至于索伦人、蒙古人射箭,歪着头、斜着肩、弓着背,发射的时候嘴和眼睛都动,看到的人没有不笑他们的。然而索伦人、蒙古人却射得远,射得深,射得准,世上射箭的人,往往比不上。那么,射箭没有固定的法规,也就很明白了。

道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技巧有高明的,有不高明的。诗文,都是技巧。技巧精妙的一定和道相近。所以诗文作得好的,命意一定很好。文字,如同人的语言。如果有精神气质充实其中,那么看他的文章,即使千百年之后,也会觉得像这个人站在这里跟他说话一样;没有精神气质,就只是堆砌字句而已。文章和文气互相制约而成为文辞,然后才会有声音节奏高低起伏的法度,反复进退的姿态,色彩斑斓的光华。所以声韵藻色的美,都是适应意和气而随时变化的。这样怎么可能会有固定的法则呢?

从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赵宋、元、明一直到现在,能够作诗的恐怕有数千人,而诗作得最好的,不过几十人。这几十人,他们的诗文体制固然各不相同,所相同的地方,不过是意和气能足以统帅文辞罢了。人之常情都执着于自己入门学习的东西,以为它们是正确的,而认为别人所学的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换上别人来看,也会是这样的。譬如会划船的人希望废除车马,会驾驭车马的人希望废除船只,却不知道这是不可以的。我确实不擅长于写诗,但作诗也有几十年了。到京师,看到各位才士贤者的诗作各不相同,也各有各的长处。就是那经常见面的五、六个人,都是我希望能吸取他们的长处而以之为师的。虽然这样,但要让我舍弃我平生所掌握的东西而仅仅去效法一个人,那我还不知道要去跟从效法谁人。

近来承蒙先生真心地教导,而我却把心中所想深藏起来不告诉您,就是欺骗您啊,这是我不敢做的,所以最终把我的愚见陈述出来,请您体察谅解。

继续浏览有关 的文章